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心理与健康》

《心理与健康》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帮你了解心理知识,浏览心理世界,拨开心理迷雾,树立心理淤积,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

文章数
分享到:

宝贵的三次高考

2013-05-19 19:22:00

宝贵的三次高考

/王珍

这是一个我在电台做嘉宾时遇到的故事。

一个22岁女孩儿的母亲,焦急而又无奈地打来电话,述说自己女儿的事情。她孩子从小就很乖巧,可以说是人见人爱,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参加过不少比赛,得过很多奖。其他老师、家长都非常的羡慕这位母亲,说她生了个好女儿,母亲自己也觉得很骄傲。

时光荏苒,转眼孩子要高考了。按照平时的水平,只要发挥正常,走特长生,上一所名牌大学不成问题。经过再三斟酌,家人一致决定让孩子报考清华。

不遂人意的是,高考成绩出来后,孩子的分数比当年的录取分数线差了2分。何去何从?家长和孩子的意见有了分歧,孩子觉得上别的重点大学也行,只要专业自己喜欢就成;妈妈以为就这样放弃心有不甘。在老师和家长们的一片遗憾声中,最终母亲拍板决定——复读一年,来年再战。

不幸的是,第二年高考又没能如愿,而且成绩还不如上年,刚刚达到二类本科的分数线。重点大学都放弃了,复读一年去上普通大学?这时的母亲就像输红了眼的赌徒,于心何甘,她一声令下:“不上了!再考!”

这真是犯了兵家大忌,凡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可想而知第三年的结果:一向乖巧的女儿,优秀的女儿,这次的成绩连本科线都没到。

此时的女儿早已无心再战,整日蜗居在家沉溺于网络。父母看不下去,说了两句,她动辄生气发火,甚至对父母还有过激行为,弄得父母不管不成,管又没辙,甚是苦恼。

母亲称自己是个很要强的人,夫妻二人一向工作出色,现在就因为孩子的事,弄得他们在外人跟前很没面子。

搞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多年,类似的事情还真不是特例。在旁人看来很不错的家庭:父母能干,孩子听话、聪明,可最终孩子的发展却并不如人意,有些甚至出现了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这确实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上面的故事中,虽说是母亲打来电话咨询孩子的问题,其实家长自身也需要进行反思。实践表明,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根源在父母身上,或者说是整个家庭的问题。这些问题是20年来日积月累起来的,高考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使问题得以暴露而已。

我们身边有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很想“有所作为”,后来的确也真“作为”了,但由于缺乏爱的能力智慧,抱着“为孩子好”的满腔热情,却由于不得法而伤了孩子。最终不仅没有使孩子像他们所期望的那样成才,反而连普通人的快乐和幸福都失去了。这真的是一件非常令人痛心的事情。

孩子不是父母的翻版

爱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千万不能因为是为了孩子“好”,就忽视甚至漠视他们的感受,甚至把自己年轻时未实现的愿望投射在孩子身上。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但却不是父母人生的翻版,他们应该有权力选择自己的生活。

为人父母者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生活中有些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家长做我们该做的、能做的,其余的顺其自然就好。

成功不在于名校背景

现在的社会,比起二三十年以前,孩子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出路,“一考定终身”已成为历史,想让孩子将来有所成就绝非只有上名牌大学一条路。能上名牌固然好,但每年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是不是个个都出类拔萃?同时,有所成就的人,很多也并非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这并没有妨碍他们成为优秀的人才。自古“英雄不问出处”,因此没必要太迷信名校,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面子工程”不重要

孩子平时乖巧、温顺,但这并不代表他对家长的所说、所做都认同。由于长期带着外人给的“乖孩子”的称号,难免在个性和真实想法上有所压抑。若父母过于爱面子,在意外人的评价,忽视孩子的心灵感受,那么出问题恐怕是迟早的事情。等到孩子出了问题,反过来一味地去指责,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

 

当然,故事中的孩子也需要作出改变,这也是家庭治疗时最好亲子双方都能到场的原因。只不过当时是电话咨询,交流的时间和获得的信息有限。在此提出两点建议,供有类似困惑的学生们参考。

这段弯路也有意义

就目前的状况看,你确实走了一段弯路,耽误了两三年的时间,父母的做法需要改进。但事已至此,埋怨无济于事,追究谁的责任也没有太大意义。

换个角度想想,任何事情都有好坏两个方面,既然存在问题,迟早总会暴露,问题越早出现,越好补救,岂不是坏事变成好事。母亲打来电话咨询,表明她已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积极地想办法。所以为了你以后的生活,不妨心平气和地和父母好好谈谈,给彼此一个机会,说说各自的想法和打算,以求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过程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协助。

接受现实,规划以后的路

如果你想再考一次,别急着报什么辅导班,先认真分析一下几次考试失利的原因。如果只是因为心情不好,而非实力问题,那就要调整好情绪,轻装上阵。无论结果如何都不留遗憾,不后悔,根据最后的成绩进入相应的大学。

如果暂时不想考了,可以先找份工作。你自己有特长,恐怕这不是什么问题,只是刚开始不能要求太高。或许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渐渐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总之,在这样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只要你是一个有目标,而且愿意为梦想付出的人,那么天道自会酬勤。

 

王珍

太原市小店区新寇庄南街6号山西省工业管理学校管理专业科

邮编:030012

电话:03517586069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