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90826_922790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心理与健康》

《心理与健康》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帮你了解心理知识,浏览心理世界,拨开心理迷雾,树立心理淤积,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

文章数
分享到:

原生家庭的靠近与离开

2019-08-26 22:30:00

  小张是一名20岁的大一新生,从小父母离异,没有和父母一起生活过,由爷爷奶奶带大。半年前小张曾因为睡眠问题前来咨询,经过四次咨询后问题解决遂结束咨询。半年后小张因为和女朋友的关系再次前来咨询。

  小张的女朋友原是他的高中同学,两个人到大学后发展为恋人。小张说自己内心脆弱的时候会向女朋友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但是女朋友却不能接纳这样脆弱的自己,觉得他和高中时表现得完全不同。在恋爱最初的时候小张并不是这样的,但是后来开始慢慢变得很爱在女朋友面前表达自己的脆弱。

  小张特殊的家庭背景和他所面临的亲密关系问题,让作为咨询师的我立马警觉起来。在亲密关系中,表面上我们是在和恋人相处,实际上我们是带着原生家庭中形成的烙印不断重复经历和父母的关系。

  小张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很自卑,不敢和别人起冲突,后来高中之后试着让自己不在意外界的眼光,反而内心变得比较自在。我发现小张在人际相处中很敏感,经常会有被欺负和委屈的感觉,而且在亲密关系的相处中也存在困难。得益于半年前的咨询,我们之间很快地建立了良好的咨访关系,在快速深入的咨询中,我知道处理他对原生家庭的感受,面对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是我们俩必须要面对的。

  在第三次咨询中,小张说起“我觉得自己面对女朋友,有时有一种希望她是我母亲的想法。希望她像我母亲一样包容我,照顾我。这样的想法让我觉得很羞耻”。我立即使用具体化的技术,让小张告诉我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觉察到自己这样的想法。小张说有一次他和女朋友聊到小时候的照片,他的照片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照的,突然觉得很痛苦,像是小孩子被遗弃的感觉。这个时候他特别希望女朋友能够像母亲一样安慰他。我注意到小张谈到自己的感受—被遗弃,我想这是一个和小张讨论原生家庭的非常好的契机。

  针对小张这一感受,我请他在头脑中想象哪些画面也会让他产生类似的感受。他说比如有时候看到棒棒糖,平时不会觉得有什么,但是当心情比较烦躁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很“悲剧”,好像小时候的感觉。“棒棒糖这个东西让你觉得自己回到了小时候,变成了一个孩子?”我问他。他一愣随即回答“嗯,是的,比如现在穿的这个衣服(休闲服),平时不会有什么感觉,但是当我很烦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像一个小孩穿大人衣服,特悲剧的感觉。”

  试着想象这样的画面,一个身高一米八的20岁小伙子当面对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时,瞬间变成一个无助的孩子,这个无助的孩子即便已经成年了,依然渴望母亲的照顾和拥抱。当我把自己的这种感受告诉他的时候,我看到他的眼眶湿润了。我建议他给母亲写封信,告诉她自己对她的感受,把自己想对她说的话写在里面。

  第四次咨询时,小张说自己给母亲发了短信,提到小时候羡慕别人有妈妈可以支持,但自己难过的时候只能忍着。他的母亲哭了,表示很愧疚,希望小张毕业后能和她一起住,让自己照顾他。小张说自己知道母亲过得也不是特别好,很辛苦,而且现在再说这些都没意义了,照顾都是小时候的事,现在哪还需要照顾。另外,女友对他这种脆弱状态的强烈不满在本周爆发了,这些事情都让他觉得自己很“绝望”。当他说出“绝望”这两个字的时候让我感到非常的困惑,因为今天咨询室里的他是那么地真实,褪去了他一贯表现出来的理性,从咨询师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好现象,但他自己的感受却非常糟糕。我把自己的这种想法真实地反馈给他,请他和我一起思考为什么我们之间的感受会存在差异?

  他沉思良久说了一句话“绝望可能是因为我知道一切都回不去了吧!我知道我想回到小时候有妈妈照顾的感觉回不去了,也意识到女朋友不能扮演我母亲的角色,她提供不了我需要的情感,这些让我觉得绝望。”

  当小张再次回到咨询室的时候,他说关于棒棒糖的那个说法让他觉得自己好像瞬间被“治愈”了。因为自己以前总是感到绝望和痛苦,而引发这些感受的都是生活中一些莫名其妙的小事。但是上个星期这种感受没再出现,就像痛苦的根源没有了一样。“当我自己意识到自己在痛苦的时候其实是变成了一个脆弱的孩子,我好像能够把那些糟糕的感受和现在的自己隔离开,有一种本质上的改变。”当他面对了原生家庭的伤痛,正视自己内心的渴望,他就发生了改变。正如精神分析理论所认为的那样,将潜意识的东西,上升到意识层面,即潜意识“意识化”,就能够治愈来访者。

  在后面的咨询中我们聊到小张的人际关系以及和女朋友的相处等,咨询进行得很顺利,小张还谈到担心自己可能又会回到那种小朋友的状态,孤苦、害怕、没人关爱。于是,我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积极关注他自身的力量,让他相信自己能够面对过去的自己,也能够勇敢活出全新的自己。

  小张在咨询中经历了对自己原生家庭的认识、破冰、绝望到新生的过程,其实我们大部分人的身上

  都或多或少地有小张的影子,我们都带着原生家庭在生活。这几年原生家庭不断被提起,仿佛原生家庭是一个毒瘤,它带给我们难以改变的桎梏,让我们变得不完美。

  我不否认原生家庭的影响,但也绝不夸大它对我们人生的影响。原生家庭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份经历,它可能是不完美的,甚至是残缺的,但是我们不是一辈子活在童年里的人,我们会长大,从童年到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在这些阶段,我们努力自我学习,自我成长。慢慢的,我们学会了和父母谅解,学会了和爱人相处,学会了照顾孩子;慢慢的,我们一点点地松动原生家庭带来的魔咒;慢慢的,我们整合了自己,成就了更完善的自己。

本文来自《心理与健康》

上一篇:让孩子自己“飞”
下一篇:我要数二十个数字才能走出房门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