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30515_320406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媒体达人  >  魏芳

魏芳

开博时间:2016-11-21 20:57:00

《家庭用药》编辑

文章数
分享到:

“来有影去无踪”的荨麻疹——访著名皮肤病学专家徐金华教授

2013-05-15 20:31:53

“来有影去无踪”的荨麻疹

——访著名皮肤病学专家徐金华教授

      本刊记者      

全年无休的华山医院皮肤科虽然有着近百人的医生队伍,但一年一百多万的门诊量仍将每位医生的日程排得满满的。作为皮肤科主任的徐金华教授,繁忙程度可想而知。

记者在华山医院迷宫样的3楼大厅几经询问,终于找到徐教授的办公室。他客气谦和,说话不疾不徐,淡淡的微笑难掩一脸倦意,想必又是繁忙的一天。

荨麻疹,一般老百姓叫它“风疹块”或“风团”,特征就是皮肤黏膜产生水肿性的红斑,这种红斑一般在一天内消退,很多可能只存在半小时或几小时。所以,“来的快去的快”是荨麻疹一个比较突出的特征。

大部分人一生中都可能得过一次或数次荨麻疹,只是症状很快消失并且没有任何后遗症,人们也就渐渐淡忘了自己曾有过这样的皮肤问题。仔细回想一下,可能会有人想起,某个时刻,皮肤上忽然出现过很多大小不等的风团,呈红色或苍白色,周围有红晕,界限清晰,形态不一,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还有的像是皮肤划痕,甚至指甲抓过的地方就留下一条划痕,瘙痒难忍。可是过一会儿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这就是荨麻疹。

徐教授说,大部分人得的是急性荨麻疹,原因不明,可自行痊愈,没有后遗症。而“风团”反复发作6周以上者,就是慢性荨麻疹,很难治愈,但正确用药,预后良好。

 

症状典型,发作时间短

荨麻疹发作时间很短暂,很多病人来就诊时风团已经消失,医生主要通过询问病史,根据病人对症状的描述来做诊断,并不需要特别的化验。即使需要化验,也是为了寻找过敏原。由于荨麻疹有着上面所述的典型症状,诊断起来并不难。

荨麻疹除了有皮肤黏膜肿胀、瘙痒的表现以外,少数病人还会有刺痛,部分荨麻疹病人可伴气急、呼吸困难(喉头痉挛水肿引起)、腹痛、胃肠道痉挛,少数还会发烧。这些不属于并发症,是荨麻疹发作时的伴随症状。有这些表现的人,如果皮肤上同时有荨麻疹出现,应该想到不一定是单纯的脏器病变,而可能是荨麻疹。

发病时间,在荨麻疹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疾病也有风团的表现,比如药物引起的药疹、免疫性疾病如荨麻疹性血管炎、红斑狼疮患者,也可能会出现风团,但一般持续几天甚至更长时间,不会很快消失。

 

发病原因难寻

急性荨麻疹发病时间在6周以内,绝大部分由食物过敏引起,去除病因即可很快痊愈。发病超过6周的慢性荨麻疹,很多找不到明确病因,有几种可能:

食物  对某种食物过敏,又很难找出具体的食物。鱼、虾、蛋、奶类最常见,其次是肉类和某些植物性食品。

药物  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可形成抗原的药物,如青霉素、血清疫苗、磺胺等;另一类为组胺释放剂,如阿司匹林、吗啡、可待因等。

感染   一些感染性疾病,如寄生虫感染(肠蛔虫、蛲虫等);细菌性感染像牙龈炎、龋齿、齿槽脓肿、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等;病毒性感染如乙型肝炎;真菌感染如手足癣等。另外,糖尿病、甲亢、月经紊乱,甚至体内潜在的肿瘤等,都可能引起荨麻疹。

环境因素  对花粉、灰尘、动物皮屑、烟雾、羽毛、真菌孢子等过敏。

物理因素  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和机械性刺激。

精神因素  精神紧张或兴奋,工作压力大。

遗传因素  亲属中有荨麻疹患者。

 

正确护理很关键

如确定对某种食物或药物过敏,则尽量避而远之。

患感染性疾病者,积极治疗原发病。

注意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少养猫、狗等宠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尘等。尽量避免喝酒、受热、用力等。

警惕橡皮手套、染发剂、加香料的肥皂和洗涤剂、化纤和羊毛服装等易致过敏的不良因素。

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及时疏解精神压力。

 

抗组胺药物治疗

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控制发作,很难根治。主要采取对症治疗,控制瘙痒,给予抗组胺药,第一代抗组胺药,有扑尔敏等,效果肯定,价格较低,嗜睡的副作用虽明显,但长期用药相对安全。第二代抗组胺药,副作用就轻微很多,疗效更好,比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组胺药。

病人的症状一旦得到有效控制,可逐步减量服药,直至停药。如复发需继续服药。一般不需要外用药,预后良好。

(徐金华教授周一上午在华山总院,周二上午在华山宝山分院有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五上午在华山总院有性病门诊)

 

封面人物

徐金华教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复旦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理事、上海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徐教授长期从事皮肤病、性病临床和科研工作,尤其对过敏性皮肤病、性传播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

上一篇:带着激情享受工作
下一篇:保护听力乃“终身大事”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