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文章精选

老制药厂厂长对医古文老师往事的回忆

来源:《中国中药》

  我的求学阶段,是在天津中药学校度过。在校期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教我们医古文课的聂玉珂老师。

  01 教授深奥的医古文课 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我们第一天上医古文课时,进来一位漂亮的年轻女老师,白白的皮肤,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说话先微笑,落落大方,气质儒雅。

  她自我介绍姓聂,回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聂玉珂”三个字,板书优美,很有功夫。她说我们是学中医药的,传统的中医药知识都是用古文言文写的,为了学懂以后的专业课,我们的语文课要注重学习中医药古文,也就是医古文。几句话简洁明快字字珠玑,把我们引入了她的课程中。

  当时没有现成的教材,很多医古文都是聂老师亲自挑选,由学校刻印的。聂老师讲古文,很多时候是我们看讲义她背诵,讲解的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我记忆尤深的有几篇。

  其中一篇是:“扁鹊见蔡桓公”。这是从《韩非子·喩老》中选出的古文。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聂老师解释说,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由于医术高超,人们以上古神医扁鹊的名号称呼他。公元前357年游医到齐国,蔡桓侯(齐桓侯田午迁都上蔡后又称蔡桓侯)接见他时,他发现蔡桓侯有小病的症兆,对其说:“您有病在皮肤,如不治会发展加深,”蔡桓侯说:“我没病”。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说:“医生喜欢为没病的人治病以显示高明。”过了十天,扁鹊又拜见蔡桓侯,对蔡桓侯说:“您的病已发展到肌肉了,如不治还要加深。”蔡桓侯不高兴,也不理他。又过了十天,扁鹊再次拜见蔡桓侯,说:“您的病已发展到肠胃了,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侯非常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看见蔡桓侯,就转身走了。蔡桓侯派人追问扁鹊:“为什么?”扁鹊说:“病在皮肤,用热汤水烫敷就可以治好,发展到肌肉,扎针可以治疗,发展到肠胃服汤药也还能治好,发展到骨髓,只能等死了,医生已无能为力了。现桓侯的病已入骨髓,所以我不再给他医治了。”五天后,蔡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扁鹊已躲去了秦国。蔡桓侯不久就病死了。

  聂老师说这篇文章是讲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最后病入骨髓体痛而死的故事,赞颂了扁鹊的高明的诊断智慧,讽刺了蔡桓公的无知愚顽。警告世人治未病的重要性。我们学习后既学习了古文,又明白了从医之道,受益匪浅。

  另一篇印象深刻的是《伤寒论序》。因其较长,我仅节选几段原文。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焉。.......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天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聂老师解释说张仲景是伟大的医学家,为中医药学奠定了重大的理论基础。这篇序概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写书的目的,和书的价值。展示了医圣的精深医术博大胸襟。

  聂老师说文中“越人”,不是“越国人”,而是指“扁鹊”,他的名字是“秦越人”。张仲景说他每次读到秦越人到虢国给太子治愈了尸厥症,在齐国望诊齐桓侯(蔡桓侯)之色的记载,都赞叹他的才华出众。奇怪的是当今那些读书人,竞然不重视医药,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便对上治疗国君和父母的疾病,对下解救贫苦人的疾病困苦,对自己保持身体健康,保养自己的生命;只是争着去追求荣华权势,踮起脚仰望权势豪门,极力追求名利,重视身外之物,轻视抛弃养生之道,使自己外表华贵,而内里憔悴。皮都不存在了,那么毛将依附在哪里呢?

  仲景同宗族的人口本来众多,从前200多人,从建安元年以来,不到十年,死亡的人,有三分之二,而死于伤寒的要占十分之七。他为宗族的衰落而感慨,为早死,枉死的人不能被救治而难过。

  于是,他勤奋研求前人遗训,广泛收集医方,选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臚药录》等书,并结合辨别脉象、证候的体会,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即使不能全部治愈各种疾病,或许可以根据书中的原理,在看到病证时,就能知道发病的根源。如能探究书中有关内容,对治疗伤寒杂病的要领就基本领悟了。

  聂老师说这篇序文,痛击时弊,忧国爱民,抒发了一代医圣的强烈责任感,他集历史上医学之大成,结合自己高深的医术、经验,提出一套系统的中医理论,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所以,伤寒论是伟大的杰作。老师鼓励我们也要做一个对祖国医药学有贡献的人。

  在华佗传中记载了他许多的治病医案,展示了他高明的医术。记得有一个郡太守病了,华佗确诊后,暗自采取激其大怒治法。于是,华佗收了他很多的礼物,但不给他治疗,走时还留下一封信骂他。郡太守果然被气得大怒,命令人追杀华佗。郡太守的儿子知道华佗的用意,阻止了追杀。郡太守怒到极点,吐出来很多黑血,他的病就痊愈了。

  她给我们选学的黄帝内经节选中,让我们第一次领略了古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上工治未病”的中医防治原则

  聂老师的课引人入胜,丰富多彩,将我们帶进中医药宝库的大门中,培育了我们的事业心。我们非常喜欢她 喜欢听她的课。

  02 结合实践教写作 平易近人师生情

  聂老师不但教古文,还注重教我们写作,要求写文章要象古文一样简练,精彩,言简意骇。记得一次我们去药材种植场劳动,采收生地黄。工人赶着牛拉犁,把地黄从地里翻出来,我们跟在后面捡起地黄收入筐中。开始,我弯着腰捡,一、二小时后就跪着捡,三小时后就爬着捡了,看着一望无际的地黄地,渴望着早点下班。

  回来后,聂老师让我们以劳动为题写篇作文。再次上课,聂老师给我们读了一篇范文,开头是:“驾!驾!驾!工人赶着牛犁的声音又传过来了,我心里想,这哪里是赶牛呐,这是在赶我呀!”老师说这篇文章生动活泼,开门见山,文字简洁,写得很好,值得大家学习参考。

  这篇文章就是我写的,老师虽没提我的名字,但我感谢老师的精辟分析与鼓励,她为我今后的写作指出了一条路:写文章要有叙述,有思想,简炼,精彩,这样别人才会爱看,才会接受你的观点。

  聂老师平易近人,不摆架子,非常有亲合力,我们都愿意和她接触,有心里话都愿跟她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我们一次去岔房子村劳动,她也跟我们一起去。种山芋时,我们挑水浇山芋,她也挑水走几百米把水送到田间。谁的肩膀磨肿了,她就安慰他,帮他上药。

  我们吃玉米饼子就咸菜,她也吃得很香,吃饭时与我们、与农民谈笑风生,拉家常,说笑话。在学校晚饭后,我们都去校前的林荫大道上散歩,常常看见聂老师与学生一起散步谈心,与其他老师讨论教学,那样亲切融洽。

  03 过度劳累眼落残疾  下放劳动守职尽责

  1966年初,聂老师由于教学备课、编写教材过于劳累,一只眼睛突然视网膜脱落,由于当时的医疗技术不高,虽经过医院急诊治疗,最后还是未能保住那只眼睛。外表看还是两只美丽的大眼睛,可惜内里有一只永远失去了视力。

  文革时学校停课,老师们都下放到工厂劳动去了,聂老师被下放到中药一厂(隆顺榕制药厂)劳动,她被分配到一车间浓缩工序工作。她刚生完孩子不久,但她视自己为一个普通的工人,坚持与工人一同上三班,下中班10点多到偏僻的公交站等公交车,11点多才能到家,下夜班,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还要照顾幼小的孩子。但她从不叫苦,从不要求领导照顾,笑着来上班,微笑着下班。

  她的工作是利用减压加热浓缩罐浓缩药液,浓缩中常会产生泡沫,要及时降温,否则随时会跑液而损失有效成份。她忠于职守认真负责,上夜班从不打盹,时刻关注着罐内状况,批批出膏优质,受到车间领导的表扬。

  几年的工厂劳动生活,她没有教师架子,与工人和谐相处,亲切如同姐妹兄弟,与工人结下了亲密的友谊,工人们都喜欢她,尊敬她,把她当成好姐妹、好朋友。

  在工余时,她爱看报纸,看到有兴趣的事就讲给同事们听,有时也与工人讨论聊天。一次她看到基辛格访华的消息后,问同事:国务卿是什么职务?有说是总理的,有猜是内务部长的,她说,我想应该是外交部长。大家讨论的很有兴趣很热闹。

  她虽是学者,但爱孩子之心同于每个母亲,她以伟大的母爱养育着宝贝女儿成长,每当大家夸她女儿漂亮时,她就会跟着大伙夸着女儿的那双大猫眼,骄傲的笑起来;每当她告诉大家,她故意逗女儿生气,女儿说她是臭妈妈时,她就开心笑的象个的调皮的母亲。

  文革批判当权派时,正是我倒霉的岁月。我见到她时,她依然热情对待我,从不回避,从不低眼看我,而是一如既往聊天闲谈,关心鼓励我,给我由心的温暖。

  03 重回酷爱的教育事业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文革结束后,中医学院复建,聂老师被聘请教医古文,回到了她酷爱的教学事业。学校百废待兴,她以最大的热情查阅古籍医典,选编教材,投身到教学工作去了。她的辛勤工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医药人才。

  有一次我去学院办事,特意去看望她,她仍然是意气风发,谈笑风生,学者气质,师者风范尤胜以前,令人敬佩。上课时间到了,她拿起备课夹准备去上课,我暮然发现心中那位完美形象的聂老师又回来了。

  聂老师继教学之外,在学术上还很活跃,有很多论文在不同期刊发表。1981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医古文研究会成立,聂老师被选为领导委员会委员;1982年在《中医杂志》07期发表了“试谈《伤寒论》中一些虚词的用法”的论文;1984年著有 《“医评”浅解》一书;1991年在《天津中医学院学报》第二期,发表论文“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聂老师退休后不甘寂寞,仍活跃在教育战线。2010年又受聘为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督导专家,她强调学生的学习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她曾亲自组织学生到一线企业调研学习,如去海底捞物流配送基地调研等等。

  她退休后,培养了多种业余爱好,学会了游泳,以强身健体;又自学美术,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退休生活丰富多彩,即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

  2016年聂老师被查出患了肠癌,从此走上抗癌治疗之路,不久癌症转移,在她治愈无望时,她最关心的是如何安排好丈夫今后的生活。丈夫原是测绘局长,家里生活原来全由聂老师料理,她怕自己走后老伴生活不能自理。于是,她挑选了一个条件较好的养老院,并陪老伴住了一个月,以适应新环境,等她去世后让他住进去。

  我的同事告诉我,聂老师去世前,请他的几位学生到病床前,向他们交待了后事及家务事的安排,让他们帮助办理。两天后我们敬爱的聂老师去世了,享年76岁。

  留在我们心里的聂老师 ,永远是微笑的亲切的形象,她给了我知识,她的炙热的敬业精神,对学生温暖如亲人的爱心,专研学术孜孜不倦的韧力和创新思想,阳光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都深深感染教育了我,影响了我的一生。

文/张泰来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louzhen]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猜你喜欢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10220_1042819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