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盐
据报道,在造假现场查获了某品牌的“高级精制盐”,经核实,该产品属于工业用盐,不可食用,也不能用于食品生产。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食用盐是从海水、地下岩(矿)盐沉淀物、天然卤(咸)水中获得的,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而工业用盐的范围比较宽泛,纯净的亚硝酸钠、含有亚硝酸钠的氯化钠等用于工业生产的盐都可以称为工业用盐,有的工业用盐还可能含有铅、砷等有害物质。

工业用盐中的亚硝酸钠含有毒性,人体摄入0.3至0.5克亚硝酸钠,即可引起急性中毒,3克即可置人于死地。亚硝酸钠是强氧化剂,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合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失去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使人体出现青紫而中毒。亚硝酸钠急性中毒的表现有:全身无力、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胸部急迫感、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下,会导致人体血压下降和昏迷,甚至死亡。
食品添加剂
制假窝点在制作这些假冒劣质的调料时,不会像正规厂家一样根据国家法规严格控制各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往往是根据“经验”或“行规”自行随意添加,这就会产生食品添加剂超标的问题。

生产假酱油村民家中,角落堆着用于勾兑假酱油所用的一部分添加剂。
甜味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都是人们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只要仔细看一下大多数食品的外包装,在配料表中几乎都能发现这些物质。但是,国家对这些可食用添加剂的用量有着严格的使用标准,过量使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比如甜味素,国家规定其使用范围为:酱菜、调味酱汁、配置酒、糕点、饼干、面包、雪糕、冰淇淋、冰棍、饮料等,其最大使用量为0.65g/kg;蜜饯,最大使用量为1.0g/kg;陈皮、话梅、话李、杨梅干等,最大使用量8.0g/kg。在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还规定,膨化食品、小油炸食品在生产中不得使用甜味素。过度摄取甜味素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大。
再比如苯甲酸钠,作为一种防腐剂,虽然有防止食物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但用量过多会对人体肝脏产生危害,甚至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