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习习,雪花飘飘,这样的天气,如果能脱下厚重的冬衣,走进温热的泉水,坐下或躺下,放松身心的同时欣赏着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该是何等的惬意与舒适。可以说,在许多人心中,温泉都是冬日里最佳的休闲养生方式。

南京汤山温泉
其实,不只是现代人喜爱温泉,古代人也是一样。在我国,温泉资源丰富,温泉文化也历史悠久,我国有记载的对温泉的开发利用可追溯至距今2500-3000年的《诗经》时代,有关温泉的诗词歌赋数量众多,在《水经注》、《本草纲目》等著作中也有关于温泉的论述。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这几句诗流传最广:“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诗中的华清池,是唐太宗李世民在骊山温泉营建的“汤泉宫”,它因这首诗被世人铭记。

美国黄石公园大棱镜温泉,又称大彩虹温泉,是世界第三大温泉。它的迷人之处在于绚丽的色彩,而且其色彩会随季节改变。
可是,温泉的科学定义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想必不是人人都清楚。简单来说,温泉是从地下自然涌出或人工钻井取得的、水温高于一定温度(通常是当地的常年平均气温)的地下水。对于温泉的温度,各个国家的标准不同,如英国、法国等国家的标准是20℃,日本和南非是25℃。至于温泉的成因,一般可划分为两种:1. 直接由岩浆逐渐冷却过程中不断分离出的高温热水。2. 地表水渗入地下在水循环过程中吸收地热所形成。温泉的形成受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著名的土耳其棉花堡温泉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图中层层叠叠的白色石灰岩“阶梯”是天然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