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水北调
分享到:
展品简介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
  工程方案构想始于1952年,当时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提出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伟大构想。自此,南水北调工程方案历经整整50年时间,以及50多种方案分析比较后,工程于2002年开工建设。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区涉及人口4.38亿人,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共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工程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为2899公里,沿线六省市一级配套支渠约2700公里。
  历经12年艰苦奋战,东、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全面建成通水。西线工程尚处于规划阶段,没有开工建设。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累计供水量超3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2亿人,对支撑沿线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南水北调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工程领域创造了当时十多项世界之最。其中,穿黄工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水利工程,是整个南水北调中线的标志性、控制性工程。“穿黄”顾名思义就是“穿越黄河”,来自丹江口水库的长江水自渠首出,一路自流向北,而黄河成为阻碍南水北去的天然屏障。为解决这一问题,在郑州花园口西黄河河床底部40米深处,开凿两条4250米长的隧道,北上的长江水通过两条穿黄隧洞与黄河立体交叉,形成“江水不犯河水”之势俯冲而下,穿越万古黄河。
  穿黄工程总长19.3千米,由南岸明渠、穿黄隧洞及北岸明渠组成,其中黄河南岸明渠长4.6千米,穿黄纯隧洞全长4250米(邙山段隧洞长800米,过河段隧洞长3450米),北岸明渠长9.3千米,建筑物沿途穿越黄河、新蟒河、老蟒河等3条河流,与14条等级公路交叉。
  展项:南水北调穿黄工程
  本展项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图文与穿黄工程剖面模型,展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取得的工程之最,简要介绍穿黄工程的施工过程、施工中的采用的技术手段。整个展品旨在让观众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概况、穿黄工程施工特点,以及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水资源合理利用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展品视频
展品漫画
数字看展品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