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简介
展品通过操作模型和多媒体画面展示,介绍不同的行为习惯对脑发育的影响和由此导致的成长问题,以及良好用脑习惯如何促进脑的健康发育,引导儿童重视健康用脑,使家长意识到要以脑科学成果指导科学的教育方法。展品由展台、透明屏幕、选择按钮、电脑主机和电路控制系统组成。
脑发育的关键期
新生儿平均脑的重量小于400克,而一般成年人脑的重量是 1400 克,绝大部分脑重量的增加发生在出生后的前5-6年。在6岁左右,脑重量已达到成人值的 90%。近年兴起的神经教育学以脑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指导教育者从脑发育和工作机制的层面制订教育方案。儿童期(5-12岁)是接受小学教育的阶段,儿童在这个阶段里逐渐建构知识、技能和能力,并形成个人的学习习惯和特点。在这个阶段里,儿童同样需要家庭的支持,需要温暖稳定的生活环境、合适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在中国现阶段的教育中,还应特别注意防止儿童承受过度的慢性应激和睡眠不足的问题。在这个阶段中会出现一些新的特点,教师和同学的影响逐渐加大,每个学生将会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类型。所以,家长也学习一些脑科学知识,客观认识儿童脑发育的客观规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围绕核心概念开展学习和训练

为什么专家善于解决问题呢?就他们的知识结构来看,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①专家具有他们所熟悉领域的知识,而且能够把这些知识和周围的世界相联系;②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是有组织的,也就是说有清晰的概念和表达概念之间联系的模型;③他们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能够监测,具有反思和元认知的能力。
认知科学家研究了专业棋手和不是专业棋手在记忆棋谱能力上的区别。2011 年美国《科学》杂志上刊登了日本科学家的一个十分有趣的研究结果。他们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对日本将棋(Shogi)的专业棋手与业余棋手下棋过程中的决策行为进行了研究。他们比较了两类人,即专业选手和业余人士在下棋过程中作决策时的脑激活区域。得到的结果表明,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在看棋谱和做出下一步棋子移动抉择时,脑激活的区域是不同的。专业选手在作快速决策时,激活的脑区是位于边缘系统中的基底核。基底核所保存的记忆是非陈述性记忆,它需要经过模仿、学习和积累经验的过程才能形成。说明专业选手在作快速决策时利用了一种当时不需要意识控制的直觉的决策过程,依靠的是他们经过长期训练而习得的有关棋谱的某种模型,决策的正确度和速度与所训练的已经掌握的棋谱知识有关。而业余选手激活的脑区则十分分散,他们需要启动前额皮层的工作记忆区,而且是否熟悉所见到的棋谱会影响他们的自信,从而影响取得的效果。这项研究对学习专业知识需要围绕概念和模型来进行,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
数字看展品
相关展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