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驿制度
分享到:
展品简介

  在电报、电话和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发明以前,邮驿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军事以及工商业等部门,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元朝这样一个具有辽阔疆域的王朝,邮驿制度更是维系国家命脉的重要枢纽。

  古代邮驿制度

  古代文明国家普遍建立过发布政令、传递信息的邮驿制度。在幅员辽阔的国度,一般均修筑驿道并建立驿站,骑马、步行或利用当时的交通工具传递官方文书。在埃及、亚述、波斯等古国,很早就形成以首都为中心遍及全国的邮驿网。

  元代邮驿制度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元代邮驿制度之盛是我国历史上少见的,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四通八达的驿站网络是“元朝政府的神经和血液网络”,对维持政府在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具有重大意义,尤其对发展边疆地区的交通起到重要作用。马可·波罗曾在游记中盛赞元代的邮驿制度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十分美妙奇异的制度”。

  “急递铺”——元代的特快专递

  在普通的站赤以外,元代还设有专供军政大事公文传递的急递铺系统,类似于现在的邮政特快专递。按照规定,急递铺的差役一天一夜需要风雨无阻行走200公里。据马可·波罗记载,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早晨在汗八里(今北京)采下的果子,第二天晚上便可运到上都(今内蒙正蓝旗境内),而这之间750公里的路程通常需要十天左右的送递时间。

  承载语言文化交流的“驿”与“站”

  至晚至汉代,汉语中“邮”、“驿”的称谓已经定型,而我们现代汉语中表示“驿站”意思的“站”,则是元朝的发明,它源自蒙古语jam的音译,意指“道路”,“站”的出现是元代蒙古语和汉语交流的一个例证。但据专家研究,蒙古语的jam源自突厥语yam,而后者很可能就是汉语“驿”的音译,可见语言与文化的多民族交流与融合。

相关内容:

【原创】丝绸之路的陆地交通与中国的驿站系统

数字看展品
相关展品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