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活动  >  2018夏令营  >  2018活动首页  >  优秀征文2018  >  江西省

科技走进校园

来源:

  科技走进校园

  自然的力量高于一切,当人类发现它的规律小时候,这都将成为使人类强大的利器。

  每一个都拥有着的求知欲望,但由于种种外在因素而受到限制。我的家乡在一个小乡村之中,平日里根本无法接触科技展览。可就在最近,一辆科技大篷车开进了我的校园。

  我现在是一名初二的学生,接触物理的时间不到一年。光、电、热、力……这些生活中普通的想象,却在书中用另一种方式呈现在我的面前,这也使得我视野便的更加开阔。

  科普大篷车的到来,让我们整个校园的学生兴奋不已。而我也有辛成为一名展品讲解员。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向其他同学讲解科技馆的工作人员都对我们进行一对一的“去培训”我所需要介绍的展品名称为“最速降线”这是两个用铁制成的,似滑梯的模型,这两个模型并排着,并且它们的起点高度是一致的。但是其中一个模型是倾斜的直线,另一个是向下的弧线。这个展品操作十分简单,把两个小球分别放在模型的起点上,然后让其同时下落,观察哪一个小球先到终点即可。

  在未操作之前,我认为直线上的红色小会先到达终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路程越短肯定越有优势,所以在当时我很肯定自己的答案。可实验之后,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曲线上的绿色小球竟然先到达终点!

  这就是数学物理中的一个著名的问题——最速降线问题!

  我的兴趣立刻就被激发了,科技馆的工作人员也在耐心的教导我。我认真地听着,打算在展品介绍的活动中大显身手。

  可是我还是太高估自己的能力,那个老师所讲的许多知识都是我不曾接触过的,质点、变分法、重力势能……这些专有名问都是我在那一天听过。

  我就像一个丈二和尚,深深地体会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老师好像看出了我的窘态,最后言简意骇地向我讲解道:“其实很简单,就是两个小球的初速度相同,但是在摆线上滑行的速度大于斜线的速度,所以导致了最终的结果。”同时,老师还向我举了一些最速降线的应用,像滑滑梯,尾顶,甚至举世闻名的三峡水电站都运用了最速降线。

  在接下去的活动中,我竭尽全力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让更多地人了解最速降线,在闲暇时,我还去参观了其他的展品:窥视无穷,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用视觉效果扩大空间;人体电能,用汗液电解质发电,打造环保新能源……还有才生肖,懒人环,离人力这一系列展品更是让我大饱眼福,受益匪浅。

  原来生活中的小事都蕴含了无限的奥妙与智慧!

  同时,我还深深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学无止境”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看得越多,学得越多,其实越能发现自己的底子的薄弱。读了初中,该学的都学了,但光学却不知运用是最悲哀的。老实说,我是偏科的,理科尤为不爱,心里总是有种排斥感。但随着科技活动的进行,这种情绪在一声声惊叹淡化了。我知道物理化对于整个世界的作用都是巨化的,就拿最速降线来说,没有数学,物理怎么会有最速降线的发现!

  “科技展品再现了科学史上这一重大发现”这些发现都是前人用格物致知的精神所发现的,而这些成就无不改变世界,造福人类。

  但我们为什么不好好想想,自己为那一份科技事业献一份力呢?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希望我们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保持探索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带动更多青少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努力成为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将更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我们应当这样做!科技强国的号角已奏响,我们该行动了!

  作者:程紫璇  龙头山中学八年级  

  指导教师:张春芬 龙头山中学  

   

本文来自: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夏令营江西省管理员]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18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