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之约,氢能准备好了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12米长的车身、绿色祥云涂装、顶部有空调机……乍一看去,氢燃料客车似乎平平无奇,和想象当中的“黑科技”不太一样。
  但打开车厢侧面的盖子,才能发现这些氢燃料客车的“特殊之处”——没有汽油车的加油箱,也没有动力电池车略显笨重的电池组,取而代之的是6个整齐排列的储氢罐。
  但就是这些貌不惊人的容器,加满氢后一次可以行驶500公里,可谓“小身材、大能量”。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像这样100%国产的氢燃料电池客车还有200余辆,每辆车预计可实现0.28升/公里的节油效益和每辆车750克/公里的碳减排效益。
  氢能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把氢和氧分别供给阳极和阴极,氢通过阳极向外扩散,并与电解质发生反应,释放出的电子通过外部的负载到达阴极。在这个过程中,化学能就可以转化为电能。
  为了更好地服务本届冬奥会,车辆设计团队还进行了专门的技术优化,让车辆可以在零下30摄氏度的环境下发动,更好地适应延庆、张家口赛区冬季低温寒冷的环境。
氢能,氢燃料客车,氢能的工作原理
(摄影:赵天宇)
  凭借着广泛的技术适应性和清洁无污染的特性,氢能源在众多能源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被视为未来最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之一,也与奥林匹克盛会一直追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不谋而合。为了让奥林匹克精神与“绿色”“环保”理念进一步融合,除了氢燃料客车之外,本届北京冬奥的火炬和开幕式上的主火炬也将全部采用氢燃料。
  在2021年举办的东京夏季奥运会上,已经可以看到氢能活跃的身影——奥运火炬、接送运动员的大巴车、运动员入住的奥运村,都不同程度地应用了氢能源。
  不过,人们根据氢能生产过程中的排放情况,又将氢能分为“灰氢”和“绿氢”。东京奥运会使用灰氢的还不能称为100%的环保产品。而北京冬奥会使用的绿氢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零排放”,实现绿色冬奥的目标。
  原来,灰氢是通过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氢气,在生产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碳等排放;而绿氢是通过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可再生能源制造的氢气,在生产过程中几乎完全没有碳排放。
北京冬奥会,燕山石化北京冬奥会氢气新能源生产装置,氢能核心技术应用
2020年3月,燕山石化北京冬奥会氢气新能源生产装置投运(来源:视觉中国)
  早在2017年底,北京市就发布了相关文件,提出将在2022年冬奥会和冬季残奥会相关领域促进氢生产和氢能核心技术应用。2021年8月,相关部门正式确定:冬奥会期间将应用燃料电池汽车,在延庆等山地赛区承担观众或工作人员的运送服务。
  作为氢燃料汽车的配套产品,加氢站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目前,崇礼、延庆赛区的4座加氢站正式投营,为保证北京冬奥会高纯氢气供应奠定了基础。
加氢站,绿色遗产,氢能源风潮
已经正式投营的服务冬奥的加氢站(来源:新华社)
  本届冬奥结束后,赛会期间使用的所有氢燃料电池车和延庆赛区的3座加氢站,都将作为冬奥“绿色遗产”,继续助力北京市的绿色发展。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期间,多个品牌的电动车在奥运场馆和奥运村之间穿梭。这些纯电动公交车,在当时还被视为“黑科技”。而奥林匹克盛会即将重回北京的今天,电动汽车在这座城市的街头早已是司空见惯。
  “氢”洁冬奥,零碳未来。即将在2022年冬奥会上大放异彩的氢能源汽车,是否能掀起一股新的氢能源风潮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撰文:赵天宇
  编辑:丁林
  科学性审核:柴茂荣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首席技术官、教授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刘兴飞]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11228_1062378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