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活动  >  手工造纸技艺  >  造纸技艺

传递手工纸的温度 | "中国手工造纸的技·艺"首展亮相中国科技馆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手工纸;中国手工造纸;中国科学技术馆
展览海报
 
 
 手工造纸 匠人访谈:富阳竹纸朱中华父子

  造纸术的发明对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具有深刻的意义,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时代背景下,2021年1月1日,“中国手工造纸的技·艺”主题展览在中国科学技术馆(短期展厅)拉开序幕。

手工纸;中国手工造纸;中国科学技术馆

短期展览入口

  本次展览展陈面积 1800 平方米,包括“技之源”“匠之心”“艺之本”“纸之用”“纸来折往”五个展区,以实物陈列、多媒体互动、模拟实验、艺术作品、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展示我国手工造纸的工艺知识、科技内涵、传承人物和纸艺创新的成果。旨在通过手工纸文化与技艺的知识输出,传承故事和工匠精神的传播,艺术创造与审美的体验,让观众增进对手工纸的认知与理解,引发对手工造纸当代价值的思考,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展览由中国科学技术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联合主办,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手工造纸与纸艺术研究所、中国民协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协办。

 

  展览前四个展区基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手工造纸与纸艺术研究所所长原博受中国科技馆委托进行的科研课题“‘中国手工造纸的技·艺’展览策划与设计”。课题从选题策划、内容构建、制定展览大纲到设计展览模型,历时2年完成。“纸来折往”展区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研发团队完成。

手工纸;中国手工造纸;中国科学技术馆

“技之源”展区

  “技之源”展区通过纸与历史、纸与科学、纸与文化、纸与工艺、纸与环境五个版块,分别展现造纸术的源流与传播路径,手工造纸背后的科学知识,名人与名纸的轶事,中国各地手工造纸资源,宣纸、竹纸、皮纸的工艺流程以及丰富的造纸材料、工具和工艺特点。在“纸与环境”展区前,有专门为参观者预备的便签和笔,在你触摸不同的纸张,体验手工造纸的乐趣后,不妨在纸上写下你对纸的未来发展的畅想和思考。

手工纸;中国手工造纸;中国科学技术馆

造纸术源流多媒体互动大事年表

手工纸;中国手工造纸;中国科学技术馆

纸与工艺展区展示了手工造纸的工具和材料

手工纸;中国手工造纸;中国科学技术馆

“纸的检测”区域引发了大小朋友探究科学的兴趣

纸与文化;手工造纸

“纸与文化”展区再现了古代文人书房的情景

  好纸离不开好的原材料和纯熟的技艺,它既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一代代造纸人创造力的产物。中国手工造纸技艺的传承,正是一代代造纸人理想与信念薪火相传的历程。“匠之心”展区精选了全国具有代表性的17位造纸匠人,其中包括大国工匠和多位国家级、省级传承人,覆盖了宣纸、竹纸、皮纸和加工纸等纸种。该展区以大量照片和实物为观众构建了一个生动真实的生产现场,以访谈视频展现了执着于材料、工艺和品质的当代纸匠的群像,透过他们的讲述,你不仅可以聆听到动人质朴的故事,还可感受到一个个鲜活的个性和坚韧的工匠精神。

手工纸;中国手工造纸;中国科学技术馆

“匠之心”展区呈现薪火相传的纸匠故事

大国工匠;周东红

安徽泾县中国宣纸集团公司大国工匠周东红

技艺;家族传承

浙江富阳竹纸制作技艺的家族传承

 

蔡玉华父女和朱中华父子

手工纸;中国手工造纸;中国科学技术馆

云南东巴纸造纸人李秀花和腾冲纸匠龙德正夫妇

戈鲁-绘画手工书

戈鲁-绘画手工书

  艺术的本质即创造。除了作为绘画作品的呈载媒介外,纸还在艺术家的手中被剪刻、揉搓、编织、挤压、堆积、翻模、粘贴、雕刻着。它们在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呈现出丰富的形态和肌理,被赋予了新生的力量,展现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艺之本”展区展出16位艺术家的23件套作品,艺术家们以纸浆、纸纤维、成品纸、回收纸等材料,以多样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自然、生命、社会、文化、艺术、情感等主题的思考。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造纸技艺和材料的既有认知,不仅展现出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启示,更揭示了纸于当代语境下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

“艺之本”展区

“艺之本”展区

李洪波;罗马青年

李洪波-罗马青年

卿泰卯;林空鹿饮溪

卿泰卯-林空鹿饮溪

贾倩;脆弱与生命

贾倩-脆弱与生命

赵希岗;白露;大雪

赵希岗-白露、大雪

武洪滨-阅读者系列

武洪滨-阅读者系列

张伟生;传说花满山

张伟生-传说花满山

陈辉-穿过云雾的船

陈辉-穿过云雾的船

余建荣;工·序

余建荣-工·序

曾健勇;布拉格盒子;是时候了

曾健勇-布拉格盒子、是时候了

原博;灵璧问道

原博-灵璧问道

鞠军伟-态

鞠军伟-态

姜祖青;荷系列

姜祖青-荷系列

唐征维;碳折叠NO.3

唐征维-碳折叠NO.3

陈粉丸-无限之花

陈粉丸-无限之花

王雷;四君子;梅兰竹菊

王雷-四君子之梅兰竹菊

  手工纸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生活的需求。纸扇、纸伞、纸扎、剪纸、纸灯、风筝、木版年画等传统工艺对纸的运用,体现出纸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当今,这些传统工艺也会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悄然地融入新的题材和形式。当你在“纸之用”展区这些靓丽缤纷的传统工艺中重温童年记忆时,是否会思考:如何让手工纸在当代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创造手工纸的当代价值?如何为生产性保护提供创新性方案?如何使传统技艺在今天的生活中得以延伸?在传承与发展的命题下,你可以做些什么?

纸之用;展区

“纸之用”展区呈现传统工艺中纸的应用

童年记忆;纸翻花

带有童年记忆的纸翻花

手工纸;中国手工造纸;中国科学技术馆

佛山剪纸

佛山剪纸

开封;杨柳青木版年画

开封、杨柳青木版年画

  “纸来折往”展区通过折纸与数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的结合,揭示了现代折纸的研究与应用空间。展区陈列着三浦折叠、水雷结构、蜂巢结构等折纸雕塑,观众可以通过折纸数理学中的艺术,思考折纸背后的数学知识、科学原理、工程应用、艺术美感,感受科学精神与人文艺术的碰撞。

“纸来折往”展区

“纸来折往”展区

折纸也可以成为数学教具

折纸也可以成为数学教具

具象折纸;南方巨兽龙

具象折纸南方巨兽龙

折纸;数学奥秘

探究折纸中的数学奥秘

折纸;数学模型

用折纸直观再现数学模型

折纸;工程设计;灵感

折纸给工程设计带来众多灵感启发

  结 语

  今天,重新认识传统工艺在历史、文化、艺术、教育、情感等方面的独特价值,以多样的途径延伸、创造其新的价值内涵,是传统工艺再生与转化的时代命题。“中国手工造纸的技·艺”主题展览将古代科技文明与当代造纸技艺的传承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在科技、艺术和文化的层面上带给观众知识和精神享受,也向人们展示了传统工艺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路径,以研究、创作和展览的方式,推动了传统技艺、工匠精神、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

 

  “中国手工造纸的技·艺”主题展览将于 2021 年 1 月至 2 月在中国科技馆一层短期展厅举行,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首展结束后,展览将启动国内外巡展之旅。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21年1月1日-2月21日

展览地点:中国科学技术馆短期展厅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协办单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手工造纸与纸艺术研究所

中国民协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

设计制作

合肥磐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策展人

原博 · 傅骞 · 齐欣 · 赵洋

科学顾问丨方晓阳 · 汤书昆

艺术顾问丨陈辉 · 陈岸瑛

技术顾问丨陈彪 · 罗鸣 · 黄飞松

策展助理丨何酉 · 刘鹏飞

展览统筹丨赵洋

展览执行丨苑楠

策划团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原博、何酉、米静、杨舒涵、李相武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傅骞、刘鹏飞、郑娅峰

中国科学技术馆

赵洋、齐欣、苑楠、张瑶、王二超、李志忠

谌璐琳、刘 怡、辛尤隆、陈欣冉

 

文章出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邱馨婵]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猜你喜欢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10115_1041054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