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200630_1030246_taonews.html

致敬,你们永远是少年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愿你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题记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一代一代致力于科学领域,从事研究与探索的科学家们,堪称民族英雄、时代楷模,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忆往昔,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少年时就有一句诺言:“我要比洋人强!”看今朝,“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半个世纪来一直是一身泥、一身水奋斗在田间,坚守着他少年时“让人类远离饥饿”的崇高理想。还有于敏、屠呦呦……他们的功勋,似星星般耀眼,让我们无限敬仰;他们秉承的科学精神更值得我们见贤而思齐!

是什么让他们敲开了科学的大门?是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地质学家李四光,酷爱研究石头,身边总是带着一把小锤子和一面放大镜,不管走到哪里,看到石头,就用小锤子敲一敲,举起放大镜看一看。他只要看一看石头的颜色,掂一掂重量,就知道地下有没有石油,他的这番热爱几乎走火入魔。正是这种痴迷与热爱,成就了我国一大批油田资源的开发与勘探。

是什么让他们从平凡中脱颖而出?是在求学路上的意气风发。数学家华罗庚认为:“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他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可是不愿读博士学位,只求做个求学者,每天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他从不迷信天才,把名言“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作为对自己的训诫,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写道:“勤能补拙是良剂,一分辛苦一分才。”

又是什么让他们被时代所记忆?是对初心的默默坚守。“神农”袁隆平用实际行动在试验田里践行着自己“让所有人都吃饱饭不再挨饿”的诺言,从播种到收获,从春夏到秋冬,始终如一地恋着杂交水稻事业,他的一辈子,心里只有试验田,只有民生,只有“一颗种子改变世界”的初心。

既然是科学家,就会有着与常人不一样的优秀品质,他们或者坚持不懈、上下求索,或者矢志不渝、百折不挠,或者呕心沥血、孜孜不倦,或者埋头苦干、废寝忘食,或者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这些优秀品质,都源自一份永恒的初心,是我们学习的精髓。这份执着于科研的力量将指引新时代的我们,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一代伟人毛泽东曰:“无限风光在险峰。”我想,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要肯攀登,手握汗水之石,心怀远方,脚踏勤奋之梯,尽己所能,克己之难,“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历尽千帆,归来依然是少年。谢谢你们的指引,向你们学习,致敬!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本文是中国数字科技馆(www.cdstm.cn)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责任编辑:邱馨婵]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猜你喜欢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00630_1030246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