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来,纸作为在书籍以及货币,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兴起与商业社会的繁荣,但今天,它正在一步步走向寿终正寝。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背的大书包吗?里面塞满了沉甸甸的课本。尽管现在教学电子化程度已经大幅提高,课本却依然没有改变厚如砖头的形态。不过,这一现象在韩国即将不复存在。
最近,韩国教育部宣布,到2015年,该国所有纸质课本都将电子化,学生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阅读课本、完成作业,考试也将在线进行。
这让人联想到《安德的游戏》中的“电子桌”,安德就是通过这种设备学习的:
安德在他的电子桌上乱画。他画了一座巨大岛屿的轮廓,让电脑从各个角度模拟出它的立体模型……下课铃响了,学生们有的关掉电子桌上的屏幕,有的仓促地往里面输入备忘录,还有的往家中的电脑传输作业或数据。
另一方面,全球最大的在线图书销售商亚马逊公司今年五月宣布,通过Kindle卖出的电纸书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实体书,且增势迅猛。自去年电纸书销量超过精装书后,纸质书便接连败退。
为顺应形势,美国最大实体书商巴恩斯诺布尔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电纸书Nook,在其实体书店中销售。纸质书与电纸书并存或许只是过渡现象,科幻大师史坦尼斯劳·莱姆早在1961年的小说《自群星归来》中就描述了未来书店的模样:
我整个下午都在书店里徜徉,但里面没有一本书……我无法像从前一样在书架上挑选,也无法感受书在手中的重量。书店不再是书店,而更像是一个电子实验室……在封面与封底之间,只有薄薄一层屏幕,只要轻轻一点,文字就会源源不断地显现出来。
巴恩斯诺布尔书店中电纸书与实体书同时销售
几乎就在书本没落的同时,作为交易媒介的纸币也正在从经济舞台上悄然隐退。弗雷德里克·波尔的《谨慎时代》中的“万能机”便具有付款功能,但波尔设想的“万能机”出现在2527年,而纸币的消失已提早来临。得益于在线交易平台的强大支撑,电子商务中纸币已全无用武之地;而在线下交易中,纸币也不堪一击,甚至一个简单的手机程序就能替代它的全部功能。
谷歌近日发布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谷歌钱包”(Google Wallet)可能就是纸币的终结者。在数千家支持“谷歌钱包”的商店中,您只需要点一下手机屏幕便能完成付款,不必携带大量现金或银行卡。“谷歌钱包”将来还将取代各种票据,进一步蚕食纸的地盘。
谷歌钱包
本文来自: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