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数千万年残酷的进化竞争中,人类跑赢了其他所有物种,到达金字塔的顶端,赢得了“万物之灵”的桂冠,但进化却从未终止。今天,进化竞争者的行列中加入了新的成员,那就是人类的造物——机器人。
尽管机器人还没有能力独立于人类存在,但它们进化之神速却足以令人类刮目相看,因为它们已经可以创造语言!
正在“交谈”的机器人
在通常观念中,语言是思维的产物,只有高等智慧生命才能发明并使用描述抽象概念的词汇。但澳大利亚昆士兰大的科学家发现,机器人也能发明词汇,并通过“交谈”相互“教育”,从而形成一套机器人语言系统。
科幻迷一定对机器人之间的对话司空见惯,《星球大战》中C3PO和R2D2就经常聊天,但那是进化的高等阶段,而昆士兰大学中会“交谈”的机器人是其雏形。
这种机器人构造简单:在一个移动平台上装配有摄像机、激光测距仪和声纳(用来绘制地图和避免障碍),当然也少不了“交谈”的工具——麦克风和和喇叭。
如果发现自己进入了某片不熟悉的区域,机器人就会从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一堆音节里随机选出一组拼凑起来,创造一个词描述那片区域,然后它会在与其他机器人相遇时将该词“告诉”对方。双方达成共识后,该片区域的名字就确认了。
机器人之间对各区域的命名达成共识
以此语言形成机制为基础,机器人还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加强对新创词汇的认知。比如,一个机器人会告诉另一个机器人“kuzo”这个词,然后分别前往各自认为是“kuzo”的地点。如果它们最终相遇在同一地点,那就会加强“kuzo”和该地点之间的联系。而以“kuzo”为参照点,一个机器人又能询问另一个机器人从何而来,从而带出描述方向或距离的抽象词语。
在玩过数百次这样的游戏之后,机器人对房间中各处地点基本达成了共识(方向误差10度以内,距离误差0.375米以内)。使用这些新鲜出炉的词语,机器人便能绘制各自“脑中”的空间地图(包括那些无法探知区域),且重合度极高。
用机器人语言绘制的地图
科学家希望这些机器人能继续进化,在将来“谈论”更复杂的话题,比如如何到达一个地点,或者地图上的某个地点是否可以进入,最终实现更有效的沟通,甚至发明人类和机器人交流的新形式。
本文来自: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