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黑客横行的年代。
黑客入侵你的电脑,你就可能文件尽失;黑客入侵你的手机,你就可能通讯录全丢。碰上这两件事,你尽管会很痛苦,却不至于丧命。但如今,黑客竟能入侵你的汽车,把你囚禁在运动的“铁罐”中,甚至随时来一个侧翻,或者一个急刹,要了你的性命。
这不是危言耸听。至少,无线操控汽车已经被实验证明是可行的。该实验由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的一组计算机专家进行,其发现已于近日呈报美国汽车安全管理机构。
已遭黑客入侵的仪表盘
成功入侵汽车的根本原因在于,汽车越来越智能,对电脑和通信设备的依存程度越来越高。具体地说,黑客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入侵车载电脑。其一是蓝牙,车载通信系统(通用的OnStar、福特的SYNC等)都有蓝牙功能,该功能用于声控电话,车主可以不接触手机,甚至将双手保持在方向盘上,就可以控制手机,用语音指令接听或拨打电话。其二是自动呼叫系统,该系统用于发生交通事故时,自动拨打求救电话并发送事发地的卫星定位信息。
虽然蓝牙和自动呼叫系统可以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但却在无形中埋下了更大的隐患。研究人员在报告中宣称,车载电脑系统可谓“千疮百孔”,黑客能用多种方式轻易从电脑手中夺走汽车的控制权,随心所欲地操纵刹车、门锁、仪表盘。而且,即便是那些没有装载多少电脑设备的低端汽车也不能幸免。
《昆迪克》书封
美国科幻作家格雷戈·贝尔在200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昆迪克》(Quantico)中描绘了类似的情形,但在小说里,无线操纵汽车的不是黑客,而是警察:
所有美国的轿车和卡车都被要求安装一种叫“阻截器”的装置。巡逻车只需要发射一条加密信号,就能让被锁定的汽车减速、熄火。拒绝安装“阻截器”是违法的,会被处以高额罚金,甚至送进监狱。
2010年,丰田公司“召回门”事件中,出问题的仅是踏板和刹车,但已引发全球汽车业的震荡。与车载电脑的“后门”隐患相比,“召回门”不过小巫见大巫。如何在让驾驶变得更轻松的同时,保证行车的安全与自由,已经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来自: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