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发表在《国际食品研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来自巴西和法国的联合研发团队开发出了一种以变性淀粉为基础的水凝胶,可以用于3D打印,这意味着,人类很快就能享用3D打印出来的食物了。
这种凝胶的原材料是木薯淀粉,要使之适用于3D打印,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用臭氧来改变淀粉结构和性质的方法。
他们通过对氧气进行放电获得臭氧,随后将臭氧灌入一个装有水和木薯淀粉混合物的容器中,然后通过除去水分,最后得到变性淀粉。利用这种方法,研究人员还可以通过调整工艺的各个方面,如臭氧浓度、温度和时间,或不同性质的凝胶。
凝胶最关键的性能是印刷适性,也就是在逐层添加打印过程中以及打印后保持其结构的能力。干热处理也扩展了基于小麦淀粉水凝胶的印刷样品的织构可能性。
基于木薯和小麦淀粉的凝胶样品在法国的Oniris和INRAE印刷,该项目由Pays de la Loire区域创新机构资助,根据一个名为“明天的食品4”的项目,开发3D打印用功能性淀粉基凝胶。
事实上,业界对3D打印食品的开发很早。
2013年NASA决定研发打印披萨的3D打印机,用以改善宇航员的膳食水平,结果获得了成功。
2014年年初,行业巨头3DSystems公司曾经与著名巧克力品牌好时合作,开发了全新的食物3D打印机,可以打印巧克力、糖果等零食。
2015年开始,国内也有部分公司开始尝试推出食品3D打印机,由于材料的限制,食材较为单一,通常为巧克力和面糊类产品。
近年,3D打印肉食和人造肉成为这一领域的热点。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持召开的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培育肉制造关键技术及产品研究”成果鉴定会于10月11日召开,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3D打印细胞培育肉技术通过由食品领域的6位院士等多位国内食品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鉴定。
研究团队已在畜禽肌肉干细胞提取技术及细胞库的构建、三维培养块状培育肉的制备技术研究、植物基支架及在培育肉三维培养中的应用研究、培育肉的食品化加工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就项目整体研究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
11月9日,以色列食品科技公司Meat-Tech 3D已经完成了700万美元(约4600万元人民币)的融资,用于3D生物打印养殖肉生产技术。
2018年,西班牙生物工程初创公司NovaMeat开发了一种合成的3D打印素食牛排,模仿牛肉或鸡肉的口感。这种牛排的生产是为了减少动物养殖的负面影响,并为目前可用的无肉食品提供替代产品。
另一家以色列食品3D打印初创公司的Redefine Meat,筹集了60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以推进替代肉类3D打印机的开发。
和之前的这些成果不同的是,以淀粉为基的3D打印材料,不仅能食用,还能用于印刷食品以外的其他东西,例如生物医药产品,包括药物胶囊和营养药品,这些食品不仅可以提供营养,还可以带来健康益处。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