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 Delft, Netherlands)和威斯特伐利亚应用科学大学(Westphalia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Germany)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方法,让无人机可以学习如何飞行、避开物体,并像蜜蜂一样平稳着陆。
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自然·机器智能》(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上。
研究人员们发现,蜜蜂等昆虫在飞行和降落时使用一种叫做“光流”(optical flow)的技术,可以借此确定物体通过它们视野移动的速度。例如,在着陆时,它们还能感知树叶或草叶在它们的飞行路径上接近它们的速度。通过及时降低自己的速度,它们知道如何顺利着陆。
而无人机和其他飞行机器人的飞行性能,则依赖于机载传感器和处理器。显然,如果这些设备系统配备更多的导航系统,就会飞得更好。但它们也会变得更重更大。
昆虫是如何在万千繁复的“迷宫”中飞行穿梭、轻巧自如的呢?无人机和飞行机器人怎样才能更好习得这样的行为?怎样才能避开控制算法中的振荡、更灵敏地检测到障碍物?
论文第一作者Guido de Croon想出了一个主意,让配备了人工智能(AI)与机器学习的机器人来估算距离。这位科学家最近还就此提出了一种理论,建立了光流控制的算法。据他说,飞行机器人应该能够通过主动振动来确定距离。通过这样做,机器人可以了解降落时不同距离的草地是什么样子,或者飞行穿过森林时不同距离的树干有多粗。
论文的合著者Christophe De Wagter说:“这使得着陆比以前更快、更平稳。”无人机现在可以准确地探测到飞行路径上的障碍物,并设法避开它们。
这项发现还提出了一个关于昆虫智力的新假说。“这里提出的学习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假设,关于飞行昆虫如何在它们的一生中提高它们的导航能力,例如为了着陆。这表明我们需要对这个学习阶段做更多的研究,”威斯特伐利亚应用科学大学的生物学家和教授Tobias Seidl说。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