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学家声称发现了一块死于6600万年前那次小行星撞击的恐龙化石。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这条保存完好、带有鳞片的恐龙腿化石可以追溯到那次大规模灭绝事件。
人们普遍认为,当那颗7.5英里宽、大约与珠穆朗玛峰大小相当的小行星撞击墨西哥湾时,地球上所有的非鸟类恐龙都灭绝了。
一部即将播出的BBC纪录片记录了在北达科他州塔尼斯遗址发现的大量化石,包括这条奇异龙的腿,以及上图所示的三角龙的皮肤。
该遗址有丰富的保存完好的化石,包括鱼和乌龟化石,甚至是还未孵化的飞行翼龙的胚胎化石。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科学家们认为,在该地点发现的鱼化石的鳃中,存在着微小的玻璃状熔岩颗粒,可能是被小行星的爆炸冲击掀起和造成的。
* 玻璃状熔岩颗粒(图源:BBC)
“这处遗址的众多细节告诉我们这里都发生了什么——就像在电影中看到的一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生、塔尼斯遗址挖掘的负责人罗伯特·德帕尔马告诉BBC。
菲尔·曼宁教授是德帕尔马在曼彻斯特的博士导师,他在接受之前的采访时表示,这一发现“绝对是疯狂的”,是他“在职业生涯中从未梦想过的”。
“我们在这个遗址上获得的信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项发现非常惊人。”曼宁说。
这部纪录片由大卫·爱丁堡执导,历时三年拍摄,将于4月15日上映。
这一“惊人”发现招来了质疑
在BBC的纪录片中,电影导演布莱恩·德·帕尔马(Brian DePalma)的亲戚罗伯特·德·帕尔马(Robert DePalma)戴着一顶印第安风格的软呢帽,穿着一件棕褐色衬衫。
据《纽约客》报道,在1981年的电影《夺宝奇兵》中,他将这个古生物遗址命名为“塔尼斯”,这是约柜的最后安息之地。(译者注:约柜又称“法柜”,是古代以色列民族的圣物,“约”指上帝跟以色列人订立的契约,而约柜就是放置了上帝与以色列人所立的契约的柜子。)
塔尼斯遗址的发现和德帕尔马多年来的工作一直饱受争议。
《纽约客》在2019年首次报道了塔尼斯遗址,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了学术期刊上。
虽然古生物学家通常会把对化石的管理权交给相关机构,但在发现化石地点之前,德帕尔马——这个在此之前鲜有获得学术荣誉的考古学家,始终坚持按照合同条款,独自监督这些化石。据《纽约客》报道,他把控着化石的展示和呈现。
《科学美国人》的科学编辑凯特·王在2019年的一条推文中回应这篇文章,称该遗址的发现“遭到了古生物学界的巨大质疑”。
此后发表了几篇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英国广播公司表示,挖掘团队已经承诺将为大众提供更多信息。英国广播公司还表示,他们已经召集外部顾问来核实样本。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保罗·巴雷特教授查看了这条腿,认为这是一只蛇颈龙,并且很可能是“瞬间死亡”的。
“此前都没有记录过蛇颈龙的皮肤纹理,而这次出土的化石非常明确地表明,它的皮肤非常像蜥蜴鳞片。它们不像同时代的食肉动物那样长着羽毛。”巴雷特告诉记者。
然而,爱丁堡大学纪录片外部顾问史蒂夫·布鲁萨特教授告诉记者,他目前对恐龙的发现持怀疑态度,希望看到这些假说接受同行评议。
“那些鱼鳃里的小球体绝对是小行星撞击的证明。但是对于其他一些指控,我得说他们有很多间接证据还没有呈交给陪审团。”他说道。
布鲁萨特教授说,可能一些动物在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就已经死亡,但也有可能被挖掘出来,然后被再次掩埋。
但最终,布鲁萨特表示,本次出土的化石质量之高,足以压制有关事件发生时间的争议。
“然而,对于其中的一些化石来说,它们是在某一天或几年前死亡,这真的重要吗?翼龙蛋里面有一个翼龙宝宝是非常罕见的,没有其他地方出土的翼龙蛋能与之媲美——这些重大发现并不一定都是关于小行星的。”
(科幻世界 独家编译)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