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年9月16日(周六)10:00-11:30
地点:中国科技馆一层报告厅
题目:微纳米机器人:已从科幻迈进现实?
嘉宾:黄天云(北京大学工学院先进制造与机器人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嘉宾简介】

黄天云 现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先进制造与机器人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后就职于北京大学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导向,服务于“健康中国2030”的国家科技战略规划,聚焦“临床医学工程与先进医疗装备制造”国家重大科技需求,黄天云教授致力于研发下一代面向精准医疗的智能微机器靶向介入治疗技术,研究成果在Nature、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Science Advances、Materials Today、Advanced Materials、Proc. Natl. Acad. Sci. U.S.A、Annual Review of Control, 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
重要成果被Nature正刊、Materials Today等焦点评论,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与瑞士国家实验室PSI网站头版报道,以及Physics World、Science Daily、Phys.Org、C&en、国家基金委以及科学网等近40余家国内外主流科技媒体报道。已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
【内容提要】
微型化和集成化是机器从机械化,经电气化和信息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融合新一代微型化和智能化技术,尺寸范围从几毫米到几十纳米,面向多目标任务需求及多变非确定微尺度环境的复杂机械系统,统称为智能微机器或微纳米机器人。因具有极微小、非侵入式、隐蔽式、超轻便携、超高精准度、精细化操作、超高集成度、易于大规模制造等独特优势,且具备超高灵敏度与响应能力、增强的稳定性与鲁棒性、低能耗与低耗损、微尺度信息交互优势等微尺度性能表现,智能微机器对精准医学、组织工程、环境工程、人工智能以及智能制造等众多领域的技术革新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是现今欧美各国及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特别是在微尺度靶向药物递送与精准介入等高精尖领域具有颠覆性意义和重要应用潜力。
“微纳米机器人经常出现在科幻电影中,但它在现实中真的存在么?在微观尺寸的机器人将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来自北京大学的黄天云研究员将在本次讲座中结合亲身科研经历,用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的语言,与大家分享微纳米机器人学的发展历史、研究进展与未来发展,畅聊微纳米机器人广泛的潜在应用、以及它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并将如何影响未来科技发展等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