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科学小馆儿

比《龙岭迷窟》更精彩的是考古那些事儿!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又一部悬疑盗墓剧结束了,小伙伴们都看结局了吗?我在大结局就被胡八一们吓得不轻,配角一个接一个领盒饭,让人心脏都跟着悬空……

  好在最后众人终于找到了龙骨天书,反派被民警叔叔带走,撒花。

龙岭迷窟;更精彩;考古

  在追剧的时候,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些似乎跟科学有关的情节。比如让人盯着佛眼会被催眠,盯着地面又目不能视的神奇佛头,是根据特克斯勒消逝效应而设计的;发出浪漫蓝色光的小灯,是人骨中的磷酸钙在燃烧;还有科技馆中有的“熟悉的身影”,在剧中被设计成通关关卡的浑天仪,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可以判别星星的坐标。

龙岭迷窟;更精彩;考古

浑天仪

  盗墓剧作为近几年大热的题材,让网友们开始对探墓知识有了兴趣,不过,抛开电视剧的滤镜,盗墓其实是很严重的犯罪行为。(爱追剧的小伙伴要保持清醒哦)

 

  相比盗墓来说,考古才是正儿八经的“名门正派”。考古与盗墓最本质的区别,想必就是盗墓贼只奔着钱去,不惜一切代价地偷盗文物;而考古人员则是为了保护遗存不受破坏,将其承载的文化重现天日。除此之外,考古与盗墓的技术手段也相差甚远。

龙岭迷窟;更精彩;考古

  很多人受盗墓片影响,对考古日常的想象就是“发掘”,其实发掘只是考古工作的一部分。他们还需要做很多“单调”的工作:确定遗迹的位置、形状、尺寸、质地、建筑方法、年代、保存情况、堆积成因等等。比如秦始皇陵,村民无意间在地头发现了兵马俑头之后,陕西考古工作者经过近三年的勘察研究,对比各大陵墓资料,勘探实际情况,才得出秦始皇陵墓和历史记载的情况相似,是500米乘500米的正方形陵墓,并且保存基本完好,未遭严重破坏和盗掘的结论。

龙岭迷窟;更精彩;考古

秦始皇陵

  考古工作者会在遗存受到破坏时(并不是主动发掘),展开抢救性发掘。考古者的工作基本都被数据包围,每一次实践都需要多年的知识储备做支撑。在发掘前,墓区已用洛阳铲测量确定好了墓葬的深度,大名鼎鼎的洛阳铲,一般宽约2寸,为U字半圆形。

龙岭迷窟;更精彩;考古

  打入地下十几米后,会通过铲头带出的土,来判断土壤结构、颜色和包含物,得出这里的土质和地下有无古墓。再按照结论制定发掘时间、进度、区域。

 

  之后是“探方”,一般探方布置成5×5(米)或者10×10(米)的方形,在这个方形区域中进行探索。再根据“探方”四壁的颜色变化,确定遗迹的范围、年代,并定下更具体的计划。

龙岭迷窟;更精彩;考古

  根据土质土色的变化,考古学家会在在壁上贴上数字,越往下,贴的数字越大,年代也就越久远。正是在考古工作者繁重的工作基础上,我们才有历史书学,才有了挑花眼的古装电视剧看。

龙岭迷窟;更精彩;考古

高度还原宋朝审美

  随着时代的发展,考古也逐渐变得科技范,比如用考古机器人代替真人探路。

 

  虽然不像影视剧中又是粽子又是机关的,但“空气”的确是需要考量的因素。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古墓内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尸体和其他物质腐败消耗氧气的同时,也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比如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甲烷等,一些墓室还有可能存在汞蒸气。

龙岭迷窟;更精彩;考古

考古机器人墓室工作环境的模拟图

  在正式发掘前,“履带车体式”机器人先行下墓,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墓葬内的“小环境”视频,检测空气环境,并传回电脑。以便考古人员判断发掘价值,采取防护措施,规避或降低进入墓穴的风险。这种机器人还自带防水功能,可拆卸成“直立式”,总之,是十分方便的探墓前锋好手。

  如果说“分金定穴”是盗墓者的绝活,在科学的光辉下,遥感技术才是真正探墓的能者。

  “摸金”有机器人出手,“定穴”有遥感搞定!

  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航空摄影考古。人们从卫星、飞机等不同空间位置上,运用摄影机、扫描仪、雷达等成像设备,获取考古遗址的影像资料,然后再运用计算机技术对这些影像进行处理。中科院就曾合成过新疆长城的样貌。

龙岭迷窟;更精彩;考古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

 

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了解了真正考古的日常,再看电视剧,就显得非常“艺术创作”了,不过抛去真实性,只把盗墓剧当做探险片还是十分有趣的。下一部《云南虫谷》马上又踏上旅途,云南的虫子会不会比陕西的蜘蛛更给力?里面的机关设置和神奇的科学现象,能不能戳中广大影迷的内心?暗暗地期待中……

龙岭迷窟;更精彩;考古

  不过想真正了解历史,想知道考古是怎样揭示过去的谜团,更好的去处则是博物馆、考古现场,是作为志愿者到考古工地体验、参加发掘。在那里才可知晓真正的历史……

  参考资料:

  《中国科学报》2017-03-10

 

  《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9月

创作:中国科技馆新媒体团队

 

审核:高星、李雪 新媒体团队特邀专家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邱馨婵]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00507_946497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