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脓毒症易“伪装” 成感冒
2020-12-29 15:07:00脓毒症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感染致死的最主要原因,每年会夺去600万人的生命,约15%的脓毒症恶化为脓毒性休克,约占ICU住院比例的10%,其病死率达50%。早期、及时的液体治疗或复苏和必要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是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积极治疗的基本措施。那么,如何早期识别脓毒症?何时开启液体治疗呢?
早期识别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它可以由任何部位的感染引起,临床上常见于肺炎、腹膜炎、胆管炎、泌尿系统感染、蜂窝织炎、脑膜炎、脓肿等。通俗地说,就是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在攻破人体免疫力后,大肆攻击人体各个脏器,引发强烈的炎症风暴,最终导致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今年流行的新冠病毒,在入侵人体后,就有可能引起细胞因子风暴、淋巴细胞降低、全身多脏器受累,最终导致患者发作脓毒症。脓毒症休克则是由脓毒症引发的循环、细胞或代谢异常,并由此造成病死率增加的临床状态。
从脓毒症发展到脓毒性休克有时只需短短24小时左右。有研究显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进入ICU最初6小时内被延误诊断、治疗与病死率增高密切相关,且增加医院资源的利用。所以,早期识别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脓毒症典型的三联症为发热或体温不升、心动过速、呼吸增快,但并不具有特异性。近年来学者们致力于寻找各种生物标记物,用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与分级。目前发现约178种脓毒症相关生物标记物,包括脓毒症发生的各个环节,如凝血、补体、炎症和细胞凋亡等。但目前尚无单一生物标记物能明确早期识别脓毒症。临床多通过对包括体温、脉搏、疼痛、呼吸、经皮氧饱和度、血压、意识水平、尿量、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碱缺失等10项体征评估,来实现对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早期诊断。
一经诊断,就应当积极开展液体治疗
研究显示,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对于改善脓毒症患者治疗效果影响巨大。开始治疗的时间延误得越久,患者存活的机会将会大大下降。如果患者在诊断的第一个小时内就接受抗菌剂治疗,其生存机会接近80%;此后每隔1小时,生存机会下降7.6%。
早期、及时的液体治疗或复苏,和必要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是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积极治疗的基本措施。其中,液体治疗或复苏的目的是通过快速补充液体达到纠正血容量相对或绝对不足,保证正常的心输出量和器官血流灌注,保护脏器功能。目前临床总结,脓毒症一经诊断,就应当积极开展液体治疗或复苏。
此外,在脓毒症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病情使用抗菌药物以控制感染,在患者病情好转、体温正常后会逐渐停药。
总之,脓毒症的治疗仍是一个医学难题,公众应加强对其的认知,提高鉴别能力,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在生活中,不要吃隔夜海鲜;如果不小心被虾、蟹、鱼刺伤,应该及时用清水冲洗;一旦出现疼痛、瘙痒、肿胀发热等症状,马上到医院就诊。
文/刘真
本文来自《家庭医药·快乐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