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生化指标”
2008-10-04 22:40:41血清尿素氮(BUN)
血液中的尿素氮是反映肾功能状况的主要生化检查指标之一。当人体摄入蛋白质时,在体内代谢后可生成较多的尿素氮,如果肾功能受到损伤,尿素氮不能较好地从尿中排出,血液的尿素氮浓度就会增高。
增高:
1.肾性增高:急性肾炎、慢性肾炎、中毒性肾炎、严重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血管硬化症、先天性多囊肾和肾肿瘤等引起的肾功能障碍。尤其是对尿毒症的诊断有特殊价值。
2.肾前性增高:充血性心力衰竭、重度烧伤、休克、消化道大出血、脱水、严重感染、糖尿病酸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肾综合征等。
3.肾后性增高:如前列腺肥大、肿瘤等压迫,使尿道梗阻增加了肾组织压力,出现尿素氮增高。
减少:
较为少见,偶见于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类脂质肾病等。
血清钾(K+)
钾起着维持体内细胞新陈代谢、调节体液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的作用。
增多:
1.肾功能衰竭、尿排泄障碍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2.严重溶血及感染、烧伤、组织破坏、胰岛素缺乏。
3.心功能不全、呼吸障碍、休克。
4.急性肠梗阻。
减少:
1.碱中毒及使用胰岛素。
2.原发性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使肾脏潴钠排钾。
3.消化道钾丢失过多,如频繁呕吐、腹泻等。
4.血液透析也可引起低钾血症。
血清氯(Cl-)
氯起着调节人体酸碱平衡、渗透压和水的分布等重要作用。
增多:
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尿路梗阻、呼吸性碱中毒、氯化物摄入过多、高渗性脱水等。
减少:
见于消化道液体大量丢失、呕吐、胃肠造瘘、急性肾功能不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