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60705_555372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健康与营养》

《健康与营养》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健康与营养》是国内第一本面向“新中间阶级”,提供全方位营养指导与健康资讯的高端时尚生活杂志。她以“时尚实用”为编辑核心,紧紧围绕现代精英人群及其家庭的健康生活这一主题,从营养角度入手,通过传播最新营养资讯、解读最新生活方式,分享最新健康理念,引导读者通过重构健康与营养的关系,全面提升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健康管理能力,缔造更具品质的时尚生活方式……

文章数
分享到:

战“痘”的学问,爱美的你一定要看

2016-07-05 13:29:58

美国皮肤专科医师Sandra Lee的挤痘视频最近爆红,据说让很多人都看出了快感。不仅如此,很多人从她的视频发现,挤痘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情!似乎有几样简单的工具,搭配几个简单的挤压动作就能完成?事实恐怕不是这样!来听听皮肤科医生关于“挤痘”的建议。

 


 

“战痘”的学问你要知道

 

什么是痘痘?

对大众来说,青春痘只分成“小颗”跟“大颗”。学术分类则从最轻微的微粉刺、黑头/白头粉刺、发炎粉刺、脓疱痘、囊肿痘直到群聚潜痘坑,最凶狠的还有伴随发烧的恶性痘(Acne fulminans)。后续疤痕问题至少有轻红痘印、褐黑色斑、凹陷痘疤、微凸肉芽、疤痕结节甚至蟹足肿增生。

知道这许多知识,您必然明白挤痘痘要“选时辰、看风水”的道理了……

为什么要挤痘痘?

一般单纯或小发炎粉刺,只要不过度化脓,皮肤科医生并不建议“挤痘”。

不建议的理由很简单:单纯的毛孔堵塞,只要经过一段时间(自然)排除,局部几乎不留下痘斑,遑论痘疤。万一患者挤痘过程手法太粗鲁、器械不干净、事后衣物污染……这些因素可能会造成局部化脓甚至更大范围感染,还可能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医疗上,除非有明显证据支持,“不动”必然比“躁动”安全许多。

囊肿型的大痘也许必须挤。“必须”的理由也容易理解:人体对细菌感染的自救依靠着白细胞与免疫蛋白;如果脓疱过大,白细胞或免疫物质不易渗入,确实可能导致愈合困难,甚至是感染的逐渐蔓延……

听不懂?我换成白话文说吧:如果一个城市只有1万人,任何叛变的个人都很容易被警察发现,不容易酿成重大伤害。但是在一个千万甚至上亿人口的巨大都市,警察就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破坏分子。一般认为每立方超过1亿个细胞,也就是脓痘超过1 cm大小时,单纯依靠白细胞、免疫蛋白与口服药物的逐渐渗入,疗效很难掌握。这时候最合理的思维就是“挤去脓疱,减少细菌总量,帮助皮肤快速镇定,逐渐自我修复”。是的,比较大的脓疱在成熟化脓状态下,皮肤科医生考虑正确手法挤去,以加速皮肤自我修复。

谈谈正确的“手法”

脓痘的长相大约像这样:错误压入内部的表皮、细菌与皮脂、白细胞……大量发炎物质与废物充斥在一个狭小的压迫空间,恐将导致白细胞与药物渗入困难,最终造成治疗障碍。正确适度地挤痘可以清除脓疱,并减少细菌总量。所谓的“正确”,就是“尽可能地挤掉脓疱,但不可因此造成局部组织更多伤害”。

皮肤科医生训练过程中,前辈医师都会教导正确的挤痘手法。“正确”这两个字,除了外科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还有真正挤压过程的考虑。

自行挤痘的四大危险

谈完“医师专用”的安全手法,我们来谈谈“居家挤痘”的主要风险。

我特别到Youtube看了几个“爆红的Dr. Sandra Lee挤痘”的视频,以一个每天处理囊肿粉刺的皮肤科医生看来,这些视频确实符合“很爽、很纾压、看出了快感”的视觉观感,一百多万人次的订阅纪录……这个,真的可以理解!但是肌肤监测的经验告诉我,人类“挤压=纾压”的天性,实际运用上很可能导致几个风险:

1危险区域千万别自己挤!

微整形盛行后,“危险三角(dangerous triangle)”这名词更为人周知。              

所谓的脸部危险三角区域,除了传统认知的“眉间与两嘴角形成的正三角”,印堂区域(两眉到鼻尖的倒三角)也是个明显危险区域。这些区域的特色是血管丰厚,而且距离脑、眼内部血管很近,青春痘或其他脓疱如果破溃于此,很容易就会导致脑部继发性感染。因此脸部中间区域的青春痘,一定要避免错误的挤压,更何况是患者自行挤压。

2挤压的手法也很重要

前面提过,无论囊肿大小,只要正在发炎,该粉刺或青春痘的内部包膜一定相对脆弱。这时再加上错误挤压方式,将这些发炎的脓污硬生生压入血管丰富的周围真皮组织,局部结缔组织发炎恐怕是免不了的。结果可能就是更深的凹洞与更严重、更广范围的疤痕。

如果运气再差一些,污秽的脓血进入了更深层的皮下脂肪区域,轻则周边脂肪发炎,重则随着血流四散,出现大范围的细菌感染,甚至是全身性的败血症,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3还要“无菌”!

说到“造成伤口”,再笨的人也会考虑无菌观念。是的,现代人对于“避免细菌感染”确实有基本理解,但是真正的“无菌操作”远比各位想象的复杂多了。

首先是空间的无菌。各位可能注意到了,即便是“挤痘痘”这么简单的事,医院多半都会特别空出一个诊间(甚至是“门诊手术室”),目的就是尽可能在比较干净的空间,尽量避开无心的污染可能。各位自行在家挤痘痘,讲究的就在书桌前;门诊经验也不乏听说浴室镜前(同时也是厕所)、饭桌(油腻)、鞋柜镜前(各类微生物……),甚至边走边挤(迎面吹来的……例如PM2.5)。各位这么随兴,挤完之后又随便找张卫生纸(例如擦过鼻涕的纸),这样的感染概率怎么可能不高呢?

如果再细谈手法,从清洁剂洗手、酒精消毒手部(大多达不到“手术室刷手消毒”的繁复),戴上消毒手套,(酒精)消毒患者局部皮肤、高压蒸汽或紫外线消毒过的无菌器械、无菌纱布、正确的挤压手法(避免内破)、正确且完整挖取残余包囊(包囊)、必要的伤口缝合、局部再度杀菌或抗菌药膏涂抹(挤出来的脓血是污秽的,必须再度消毒)到最终的局部包扎,这十多个程序下来,我还没提醒“请佩戴外科手术口罩,以避免与患者沟通时飞沫溅入伤口”呢!

上一篇:别让癌症找上你!健康“撸串” 的七大注意
下一篇:肿瘤免疫治疗,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