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21108_321254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科学》

《家庭科学》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家庭科学》是辽宁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生活类科普期刊。本刊以科学性、知识性、可读性、趣味性、服务性、实用性强而闻名,贴近生活、贴近大众,办刊宗旨为“生活必读,开卷有益”,深受众多读者的喜爱。本刊弘扬科学的生活理念,倡导新文明、新风尚、及时报道与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经济、消费、婚恋、健康、饮食、育子成才等方面的知识。

文章数
分享到:

别让孩子近视由假变真

2012-11-08 21:00:00

  □文/ 本刊记者张昕

  医学指导/ 袁敏哲傅永艳

  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学生、儿童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二位。专家指出,孩子近视眼大多是由假性近视发展而来,假性近视可防、可治,家长千万别忽视。

  家长平日要细心观察孩子

  辽宁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傅永艳介绍说,假性近视是指由于长时间用眼过度引起眼内睫状肌过度收缩,造成调节紧张或痉挛,使原本是正视眼或远视眼表现为近视的假象。假性近视多发于青少年,一般在休息一段时间或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散瞳药)后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如今,课业负担过重,频繁玩手机、电玩、平板电脑等,造成过早、过度用眼,是儿童或青少年近视高发主要原因。”傅医生说,6 至18 岁在医学被称为近视易感期。由于青少年眼球调节功能较强,表面上不太会觉得疲劳,待视觉疲劳出现时,就到了极限。如果及时调整,视力可以恢复正常。若仍不注意,假性近视就会发展,再进一步就成真性近视了。

  那么从假性近视变成真性近视需要多长时间呢?傅医生指出,这与用眼程度密切相关。如果孩子用眼过度严重,变成真性近视的时间就会很短。反之,时间就会长些。所以,家长平日里一定要仔细观察孩子,如果发现孩子有看不清黑板、眯眼视物、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头疼等症状时,就要提高警惕了,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

  如何辨别真假近视

  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从症状上看都有视力疲劳、远视力不好而近视力好的特征,那么该如何区分呢?傅医生强调,辨别真假近视,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正确诊治。

  “临床上,我们通常采用阿托品散瞳的方法来确诊。它不但能区分真假近视,同时还能治疗假性近视。”傅医生说,假性近视属于功能性改变,没有眼球前后径变长的问题,只是眼内睫状肌调节紧张或痉挛,所以用过睫状肌麻痹药(如阿托品)点眼后,视力就可以恢复正常。如果散瞳后视力仍然不能恢复正常,就可以确诊为真性近视了。

  傅医生在此提醒,散瞳剂是严格的处方药,必须在正规医院或是在专业眼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它有许多禁忌,像闭角型青光眼、眼压偏高就应慎重散瞳。

  针灸可治愈假性近视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中心康复技师袁敏哲说,中医认为,久视伤血。除了先天性近视以外, 绝大部分的近视都是由于用眼过度,导致肝肾亏虚,气血长时间不能上达到眼睛,致使眼部经络气血瘀阻,最终导致近视。近视眼其实是眼部气血失去平衡的一个结果。

  据袁医生介绍,目前,中医治疗假性近视主要有两个方法:一是针刺,二是灸穴。前者是通过针刺合谷穴、睛明穴、球后穴、鱼腰穴、攒竹穴,来刺激眼周的特定穴位,起到疏经活络、调理气机、行气活血、表里沟通,从而起到明目的作用;后者是通过雷火灸(或艾灸)施灸于太冲穴、足三里、阳白穴、四白穴、睛明穴、颧髎穴、太阳穴,来温经通络,补益肝肾之气血、振奋阳气,使得目窍得养。

  “一般来说,针刺治疗假性近视当次就能见效,十天视力基本恢复正常。灸穴10 天至20 天能使视力恢复正常。”袁医生指出,为了巩固疗效,患儿在接受针灸治疗近视的同时及治疗之后,要注意用眼时间不宜过长,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平日里,也可以经常按压上面提到的穴位,每次3 到5分钟,皮肤微红即可,以预防近视复发。另外,由于中医针灸疗法涉及到眼周围的穴位,所以,家长一定要选择正规中医院的专业中医师来进行治疗。

  经常远眺, 科学护眼

  要想真正地休息眼睛,远眺是最简单的方法。袁医生建议,孩子每学习40 分钟至1 小时,就要向外眺望五米以外的东西。多看绿色对眼睛非常有益。

  每天特意眨眼也可让眼睛得到休息。一般来说,每天特意眨眼300 次左右比较合适,不仅有助于泪液分泌,还可以缓解眼睛干涩。

  多进行户外锻炼,不仅有助身体健康,对休息眼睛也是大有益处。袁医生建议最好进行球类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等,当眼球追随目标时,可加强眼部肌肉的调节,促进眼部新陈代谢,从而减轻眼睛疲劳。此外,适量进食羊肝、鱼类、酸性食物,对滋眼明目也是有好处的。

上一篇:三大诱因让孩子“很伤肾”
下一篇:皮肤上的“不速之客”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