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11129_324478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家庭医生》创刊于1983年,由中山大学主办,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健康科普类读物,始终以“科学普及、健康教育”为宗旨,从1986年至今,连续30年月发行量超过百万,在民众和行业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巨大的影响力。除主刊《家庭医生》外,我们还出版发行《家庭药师》《健康养生》、健康科普类丛书及漫画。

文章数
分享到:

当美女有一口黄牙……《家庭医生》

2011-11-29 17:35:12

 周末聚会,一女同学问:“女孩子牙齿黄是不是好恶心?我男朋友说我牙齿黄,要我去漂白一下。”

  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个人热议纷纷:

  “牙齿白,说明更干净,更健康。”

  “白牙齿是美女的先决条件。”

  …………

 

“黄”得有理,坦然处之

  牙齿的美观,直接影响仪容仪表和社会交际。因此,不能明眸皓齿,是很多人心中的隐伤。不少女孩子即使面容姣好,也常常抱怨有一口黄牙。

  然而,牙齿也并非都是白得如云似雪的,那些像粉笔一样呈白垩色的牙齿反倒有问题,可能是轻度氟斑牙。其实,牙齿表层的牙釉质和深层的牙本质都是高度钙化的矿物质,牙釉质本身略带透明,而牙本质则略带黄色,因此正常的牙齿本身即略带黄色。由于牙齿钙化程度的不同,即使正常的牙齿也可能呈现较黄的外观。因此,很多女孩子抱怨的黄牙,其实很多都颜色正常。

  牙齿虽然“黄”,但如果是健健康康的,岂能一白了之?

 

“黄”得无理,一白了之

  你刚说牙黄不可一白了之,现在又说可以一白了之,咋回事?因为牙医们关注的可不是“黄得有理”,而是“黄得没理”——牙着色问题。

  牙着色分为外源性着色和内源性着色。外源性着色可能是后天摄取的有色食物和饮料(茶、咖啡、可乐)、吸烟所致。内源性着色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牙萌出前的着色,一种是牙萌出后的着色。常见的萌出前着色包括氟斑牙、四环素牙,萌出后着色包括牙外伤及由于年龄原因造成的牙变色。

  解决牙着色问题,可以采用洁牙、贴面、烤瓷冠、漂白等方法。对于轻度单纯由烟渍、茶渍导致的黄牙,一般通过洁牙就可以解决。如果洁牙后牙着色没有明显改善,可以考虑漂白。

  牙齿漂白是通过漂白剂的作用来改变由疾病(氟斑牙、四环素牙、牙髓坏死)、年龄增长、食物或饮料染色(咖啡、茶、可乐,橙汁、红酒、浆果)以及抽烟等原因导致的牙齿着色的一种美容方法。但是,牙齿漂白有严格的适应证,并非每种牙着色都可以通过漂白解决问题。牙医会根据你牙齿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你是否可以漂白。

  漂白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而且在牙医的指导下使用安全可靠。与贴面、烤瓷冠等修复方法相比,漂白的优点还在于无须磨除牙体组织,更符合尽量保存健康牙体组织的治疗原则。

 

知己知彼,从容挑之

  那么,我的牙“黄得没理”,而且符合适应证,去美白牙齿算名正言顺了吧?见到愿意给你做牙齿漂白的医生,你会问些什么呢?

  你可能会问:何种漂白方法最好?答案当然是要既安全有效,又经济简便的好方法。按照这个标准,目前理想的漂白方法是家庭夜间漂白。然而对于部分希望快速漂白、受工作性质限制、依从性差的病人,诊室内漂白也许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若你经济条件许可,又无牙本质敏感病史,则可首先采用诊室内漂白,然后追加家庭漂白。一般情况下,初次诊室内漂白效果较好的人,其后续的家庭漂白效果会更好。虽然联合漂白方案可以缩短漂白时间,但牙医会告诉你,联合漂白方案最终的漂白效果与单独使用托盘式家庭漂白相同,而且费用会增加,你牙本质敏感性也可能增加。

  目前看来,家庭漂白的性价比、疗效、安全性及稳定性仍然是众多漂白方法中最好的,是治疗牙着色的首选。

 

名词解释

  家庭漂白:病人按医嘱在家每天将漂白剂放入聚乙烯制作的个别托盘中,于夜间戴用,因此,也称为家庭夜间漂白。病人也可以选择白天戴用。家庭漂白的优点是整个过程由病人在家中完成,操作简便,且费用较低,较少出现牙本质敏感。缺点是病人须使用较长时间才能获得较明显的漂白效果。对于普通的牙齿,用托盘进行家庭漂白需16周;对于因抽烟引起的着色牙,家庭漂白需13个月;而对于四环素牙,则需漂白2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

  诊室内漂白:在诊室内由医师将高浓度的漂白剂置于着色牙表面,并采用加热、光照、激光或化学催化等方式加快过氧化物分解,达到快速漂白的效果。诊室内漂白的优点在于无须制作个别托盘,漂白效果即刻可见。缺点是要求就诊次数较多,病人常需要就诊26(平均3)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诊室内漂白费用较高,而且漂白后颜色反弹较快,易导致病人牙本质敏感。

上一篇:艾滋准妈妈的选择 ——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家庭医生》
下一篇:咳嗽别用手捂——《家庭医生》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