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家庭医生》创刊于1983年,由中山大学主办,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健康科普类读物,始终以“科学普及、健康教育”为宗旨,从1986年至今,连续30年月发行量超过百万,在民众和行业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巨大的影响力。

文章数
分享到:

孩子对数学“过敏”?可能只是太害怕

2022-01-13 20:56:00

  最近,网上有段视频引起了家长们的注意:

  视频里,小女孩正拼命地揉着眼睛,双眼已经被揉得通红,眼泪流个不停。

  据说,孩子一做数学题,眼睛不是疼就是痒,有时肿得睁不开,做其他科的题时,却不会这样。

  视频配文说,她是对数学“过敏”!

  让人看着又心疼、又想笑。

  但只听说过尘螨过敏、食物过敏,这数学过敏是什么?

  杨婵娟教授所在的儿少精神科,也接诊过类似的孩子。

  “他们害怕上学,一到学校门口就不舒服,有咳嗽的、有呼吸困难的、有拉肚子的,还有头晕头痛的……”

  实际上,这些情况大多跟情绪表达和沟通不当有关,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家长。

  “过敏”,可能是情绪问题

  杨婵娟教授指出,类似视频中孩子的情况,医学上叫作“情绪的躯体化”。

  什么意思呢?

  通常,一个人的情绪反应,会通过语言或者肢体动作表现出来。但有些人的情绪反应,却是通过身体不舒服或疾病症状表现出来。

  比如视频里的孩子,她可能想表达的是——

  “不是我笨做不来,是因为我过敏了!”

  “不是我不愿意做数学题,是我病了,没法做!”

  …………

  虽然还不属于严重的疾病,但仍应重视。

  “小时候没有学会情绪处理,除了影响眼下的学习,将来还可能发展成疾病。”杨婵娟教授说。

孩子在怕什么?要让他说出来

  孩子在怕什么?要让他说出来

  孩子情绪的躯体化,原因很多,但不少都可归结于:害怕承受“可怕的后果”。

  杨婵娟教授指出:“曾经有个孩子和我说,‘我不会做题,我就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我的人生就完了!’”

  看,他把不会做题,直接和“人生就完了”画上等号,能不恐惧吗?

  出现这种情况,多是由于周围环境里的人,给孩子传递了一个信息:学习不好,以后就没出路了。

  孩子接受信息时,会把概率夸大,尤其是接收的负面消息多了,一遇到困难,就觉得天都要塌了。

  杨婵娟教授说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对数学恐惧到这种程度,引导孩子说出恐惧的原因是关键。”

  她是怕学不好,还是怕被老师批评,或怕数学成绩不好被同学嘲笑?……

  如果能让她用语言表达出来,恐惧就减弱了。

  如果只通过身体来表达,就变成一种痛苦的体验。

  真心与孩子沟通,必有回音

  如何引导孩子说出来?杨婵娟教授分享了一位同科室医生的做法——

  这位医生的孩子刚上幼儿园,回来就黏着妈妈,稍有不顺就哭闹。

  刚开始,她被闹得有点烦躁。但她很快平复了自己的心情,抱起孩子轻声问:“妈妈怎么做,你才能好受一点呢?

  告诉妈妈,看妈妈能不能做到。”

  孩子说:“你帮我拍拍背,拍拍背我可能就好了。”

  她就拍了拍,随后把孩子爸爸也叫了过来,也给拍了拍。

  不一会儿,孩子就说他没事了,还说饿了,要去吃饭。

  这段沟通,看似平平无奇,但细细想来,你会发现,孩子能切实感觉到家长真心想要帮他。

  而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家长慌了、怒了,是大忌

  家长慌了、怒了,是大忌

  当孩子出现“情绪躯体化”,切忌这样应对——

  ●过度紧张,不知所措

  例如,孩子做数学题揉肿了眼睛时,家里上上下下都围着孩子转,焦虑紧张不知所措,都写在脸上。

  这会不断强化过敏的反应机制,以后孩子面对困难时,就容易退缩。

  ●过度冷漠,指责恐吓

  “这么简单的数都不会算!还哭!”

  孩子会以为,自己不会做题,自己太笨了,爸妈就不会爱太笨的自己了。越想越害怕,对数学的恐惧也越强烈。

  教你3招,孩子不再有“学习恐惧症”

  ●不夸大后果,看到成功亮点

  孩子做得不够好时,家长不要夸大不良后果,应该引导孩子思考失败的原因,并一起思考如何降低失败的概率。

  孩子成功时,明确指出孩子成功的亮点,告诉他哪一点做得好,再问问他是怎么做到的,帮他积累成功的经验。

  ●家长和孩子的事情,划清界限

  要是孩子不好好做作业时,家长很生气,那孩子就会觉得:啊!我做好了妈妈才会开心,这是帮妈妈做的,这是妈妈的事。

  但你要是不生气,和他明确这是他自己的事时,他就知道,自己要对结果负责。

  ●换位思考

  在人群中走路的时候,为什么小朋友一定要让家长抱呢?

  因为孩子看到的全都是腿,不像大人,看到的是形形色色的人。

  “家长首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试着蹲下去,以他的角度去思考,平等沟通。”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

上一篇:新冠疫苗加强针来了,要打吗
下一篇:“无菌蛋”,真的无菌吗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