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家庭医生》创刊于1983年,由中山大学主办,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健康科普类读物,始终以“科学普及、健康教育”为宗旨,从1986年至今,连续30年月发行量超过百万,在民众和行业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巨大的影响力。

文章数
分享到:

新冠疫苗加强针来了,要打吗

2022-01-17 11:12:00

  新冠疫苗加强针来了!

  截至10月底,北京、广东、河南、浙江等多个省份已启动新冠疫苗加强针。

  说起来,加强针不是新鲜事。比如,对于乙肝抗体水平下降的人群,也会建议接种加强针。

  一位已接种加强针的广州医生告诉记者:“就跟打第1、2针一样,没什么差别。”

  但加强针的出现,不免勾出一些忧虑:过去打的疫苗,没用了吗?难道,以后加强针就跟流感疫苗一样,得年年打?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解读。

  半年就“失效”,疫苗白打了?

  接种新冠疫苗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保护力会下降。加之,新冠病毒频频变异,也导致出现了不少“突破性感染病例”(即完整接种疫苗后,仍然得病)。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建议大家接种加强针。

  但并不等于说过去接种的疫苗“失效”了。

  接种过全程疫苗的患者,就算感染新冠病毒,也可以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指出,在今年7月的南京疫情中,95%以上的重症患者,都没有接种/没有完整接种疫苗。

  只要打了疫苗,就有保护作用。

打加强针,保护效果会有多好?

  打加强针,保护效果会有多好?能防变异病毒吗?

  中国疫苗协会质量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云涛说:“打完加强针后,抗体的保护,综合抗体的水平会提升数倍到几十倍。”这说明,可提高疫苗的保护力。

  接种加强针后,对德尔塔、贝塔等变异株的保护力也会大幅度提升。

  接种加强针6个月以后,抗体水平会下降。

  但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强调,下降后,“依然高于2剂或1剂接种后的峰值”。可见,仍能提高保护效果。

  加强针,跟第1、2针疫苗有何不同?

  目前,加强针有两类四种。

  一是灭活疫苗(2针剂),由北京科兴公司、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生产。二是腺病毒载体疫苗(1针剂),由天津康希诺公司生产。

  加强针的成分和剂量,跟过往并无区别。

  以后还需要打第4针、第5针吗?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指出:“不断地加强免疫、不断地开展加强接种,不是我们最终的选择。

  “即使后面需要加强,它的加强剂次也是有限的,我们希望将来有更好的疫苗,有更好的接种程序,来达到牢固的人群保护效果。”

  打加强针的反应会更大吗?

  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王贵强表示:“第3针打完以后,反应可能会比第2针、第1针重一些,因为会更好地激活机体的免疫,就会出现发热、肌肉关节酸痛等。

  “理论上讲,激活的免疫越强,反应越重一些。但每个人的差异也比较明显。”

  他强调,加强针“总体是安全的”。

  哪些人可以打加强针?

  根据广东省疾控中心的消息,完成国产灭活疫苗全程两剂接种或完成国产腺病毒载体疫苗一剂接种满6个月的18岁以上人群,可打一剂次的加强针。请大家留意各地卫生部门的信息。

老年人体质虚弱,为何还建议打加强针?

  老年人体质虚弱,为何还建议打加强针?

  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后,产生的免疫效果不如其他年龄段的成年人。

  美国疾控中心、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均显示,对于老年人,随时间推移,疫苗保护力下降的幅度尤其明显。

  而老年人一旦感染新冠肺炎,重症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所以,国家卫健委建议,60岁以上老年人应接种加强针。如果患基础疾病,应先咨询医生。

  “混打”,效果更好?

  有研究指出,混合接种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可以诱导出更高的免疫力。但其安全性仍待研究。

  因此,目前仍建议使用同一技术路线的疫苗进行加强免疫。比如,第1、2针接种的是灭活疫苗,加强针仍推荐选择灭活疫苗。

  如果是不同品牌的灭活疫苗,则可以混打。

  全程接种满6个月,才能打增强针?能提早打吗?

  不建议过早接种,否则可能影响加强针的保护效果。

  科兴公司有研究显示,与接种第2针后28天打加强针相比,6个月后再打加强针,平均中和抗体水平更高。

  刚打了流感疫苗,还能打加强针吗?

  根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其中指出:“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

上一篇:朋友圈热卖的德绒内衣, 很多是假货
下一篇:孩子对数学“过敏”?可能只是太害怕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