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家庭医生》创刊于1983年,由中山大学主办,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健康科普类读物,始终以“科学普及、健康教育”为宗旨,从1986年至今,连续30年月发行量超过百万,在民众和行业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巨大的影响力。

文章数
分享到:

孩子不听话,试试90后爸妈的“反向育儿”

2022-04-07 15:55:00

  前段时间,一条“反向育儿”的视频在网上爆火——

  面对“熊孩子”,90后的父母既不说教,更不打骂,而是把自己跟孩子的位置对调,让孩子反过来“照顾”自己。

  丝毫不费力,就让孩子乖乖吃饭,出门不乱跑,逛超市不乱买东西,还主动洗碗、丢垃圾。

  不少网友大呼“学到了!”

  90后父母如何“反向育儿”

  ▲外出时,不想孩子乱跑

  大声提醒:“你不要乱跑,很危险!”

  用娇嗔的语气跟孩子说:“宝宝,你跑这么远,把妈妈弄丢了怎么办?”

  孩子一听,赶紧乖乖跑过来,牵住妈妈的手。

  ▲想让孩子饭后收拾自己的碗筷

  命令孩子:“你去把自己的碗洗了吧。”

  当孩子放下碗筷,准备下桌时,赶紧“先发制人”,对她一顿猛夸:“哇,宝宝,你今天要自己收拾碗筷啊?!太棒了!妈妈小时候都做不到。”

  孩子被突如其来的夸奖“冲昏”头脑,开始乖乖自己收拾碗筷,然后去洗碗。

  ▲不想孩子乱买东西

  跟孩子说:“宝宝,我们不买玩具。”

  去超市前跟宝宝打好招呼:“待会儿你一定要好好看住爸爸,不能让他乱买玩具。”

  孩子果然全程牢牢盯紧爸爸,自己也不乱买东西。

  ▲想让孩子乖乖睡觉

  命令孩子:“别看电视了,赶紧睡觉。”

  跟宝宝说:“妈妈想睡觉了,你可以陪妈妈睡吗?你不陪妈妈睡不着的。”

  此话一出,原本对电视依依不舍的宝宝,自觉地关掉了电视,牵着妈妈的手走向卧室。

撒娇式提要求孩子更容易接受,反向育儿的运用

  撒娇式提要求,孩子更容易接受

  作为儿童少年心理门诊医生,戚元丽对“反向育儿”大加赞赏:“这种育儿方式值得尝试。”

  她表示,国人传统的育儿方式,一般是自上而下地,对孩子进行要求、指导;而“反向育儿”,是家长降低姿态,

  从命令变成请求。

  “把主动权交给孩子,同时也给了他们拒绝的权利,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一来,可以让孩子切身感受到大人的需求或困难,“伸出援手”对他来说是一种能力的展示,会让孩子更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二来,让孩子答应大人的需求时,是出于内心的爱意和自愿,而不是被逼的。

  “这种方式也适合用在夫妻、家人等亲密关系中。”

  戚元丽主任说,需要别人做事时,与其命令,不妨选择示弱、夸捧或撒娇的方式,更容易达成目的。

  活学活用,记住三点

  从儿童教育心理学上说,“反向育儿”顺应了三种儿童心理效应。大家仿效时,不妨留心。

  ▲暗示效应

  幼儿更容易接受暗示。积极暗示他能做到这件事,孩子会更相信自己能做到,并愿意去做。

  如,表达相信他能自己独立洗碗、叠衣服等,不管做没做,先夸捧一波。

  ▲出丑效应

  高高在上的完美父母,未必讨人喜欢,适当示弱反而容易赢得信任。

  大人适当示弱、表示无知,可以拉近跟孩子的心理距离,而且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如,让孩子牵着自己防走丢,让孩子教自己认字来帮他巩固知识等。

  ▲禁果效应

  生活中,越不让孩子接触的事物,他往往越是跃跃欲试。可以利用这一心理,把孩子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从而提高其对孩子的吸引力。

  如,孩子不喜欢看书,就把书藏起来,告诉他只有符合哪些条件才有资格看,反而可能会激起他看书的欲望。

老是“套路”孩子不行,孩子情绪受挫

  老是“套路”孩子,也不行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念擅长儿童心理咨询。他指出,“反向育儿”虽好,但带有“套路”,不适合长期使用。

  用多了容易被孩子识破,不仅不奏效,可能还会失去孩子的信任。

  对于本就缺乏信心,胆小、懦弱的孩子,“反向育儿”可能适得其反。

  “反向育儿”须注意分寸和边界,这几种情况不适用——

  ×孩子并非偷懒耍滑,而是真的做不到

  比如散步时,孩子确实是累了,走不动了,想让大人抱他。这属于正常需求。大人若总是一概不理,以后孩子再遇到困难,可能会失去向家长求助的意愿。

  ×孩子情绪严重受挫

  当“反向育儿”后,达不到正向效果,就应该停止。

  比如,孩子吃饭磨叽,家长抢过孩子的饭,假装要吃掉,这可能让孩子真的感到惊恐,产生不安全感,也不利于食物消化。

  ×借此提出非分要求

  比如,要看孩子的日记等。

  戚元丽医生提醒,“反向育儿”后,应补充“巩固教育”,让孩子知道这么做的原因,并让孩子明白,为了克服困难作出的努力非常珍贵,非常值得赞赏。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

上一篇:《家庭医生》
下一篇:你在日料店吃的,可能是“假芥末”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