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61230_556478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医药》

《家庭医药》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6:00

独创药理学家和名医办刊新模式,荟萃医学名家,集纳药理精华,指导家庭如何对症选药,科学用药;告诉读者什么情况下可以自我诊治,如何诊治;什么情况下必须就医,如何在家中配合医生治疗。普及生理、心理、生育及性保健知识,讲述与身心健康有关的感人故事。

文章数
分享到:

九乡大自然的守望

2016-12-30 14:21:54

  九乡位于云南昆明市宜良县,与石林风景区两相对望。6亿年前的震旦纪,九乡与石林共同接受大自然伟力的塑造,之后又经时光打磨,成为不朽的杰作,也成为现代人乡村之旅的一个清幽之选。如果说石林是地上喀斯特地貌景观的极致,那么九乡雄奇秀丽的岩溶和洞穴,则是大自然地下雕刻艺术的充分体现。

  自然与时光的秀美之作

  九乡拥有上百座大、小溶洞,是国内规模最大、数量最多、溶洞景观最为奇特的洞穴群落体系,被专家们称为“溶洞博物馆”。这里的溶洞之旅始于一部电梯,它让人免去300级台阶的攀爬之苦,将人与自然的距离拉得很近,“大壑峡崖遮不住,悠忽降临绿水边。”下到谷底,泛舟长约千米的“滇中第一幽峡”——荫翠峡,如诗如画的山水,林荫蔽日的清幽、惬意,使人流连忘返。

  南盘江的支流麦田河流经九乡,直扑卧龙洞,洞中的巨石将河流从中劈开,一分为二,泄入壑底,形成两条巨大的瀑流,名为“雌雄瀑”。相依相伴的雌雄双瀑,由三十多米高的崖上訇然而下,仿佛是麦田河在天与地、白与黑之间写出一个伟岸壮美的“人”字,成为九乡山水之“魂”。

  可以溶解于水,是石灰岩的一个重要特性。在九乡溶洞形成的漫长岁月里,水与岩经过亿万年的纠缠、抚摸、亲吻,加上一次次激情的横扫、冲撞和咆哮,积水成石,细流刀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雕琢出一件件形态各异、美妙绝伦的艺术品。

  如果说云南元阳的梯田是人类创造的奇迹,那么九乡溶洞的“神田”,则是自然与时光成就的奇观。神田,学名边石盆,九乡当地称边石湖群,它原来只是地下的涓涓细流,沿着洞壁斜坡向下流动,水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慢慢溢出并形成碳酸钙,逐渐堆积成一个个小小的堤坝,经过亿万年沧海桑田的变迁,最终造就了鬼斧神工的地下神田。

  穿过神田,就来到一派苍茫的聚仙谷”。它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深的地下大峡谷,长200余米,从暗河底到谷顶高达71米,顶部光滑圆润,崖壁陡峭如削,峡底激流轰鸣。晨光初露时,绿树苍虬,雾气缭绕,仿佛置身于众仙养生、修炼之地。

  “神女宫”是典型的喀斯特地下风光,钟乳石玲珑剔透,如同再现了传说中九天仙女下凡的时刻:玉树琼花作彩门,石花宝柱作嘉宾,七位仙女来到九乡瑶池沐浴,轻歌曼舞之后,或依或偎,或坐或卧;她们靠在石钟石柱边,顺手摘下石笋和石果一抛,便化为玲珑剔透的石花、石枝,成为溶洞中的一道风景线。

面积15000平方米的雄狮大厅,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广场大厅,可容上万人聚会,洞口的“雄狮”不知九乡 大自然的守望已蹲守了多少个春秋,护卫着这里的奇洞异石。大厅顶部由一块完整的巨石构成,无缝无柱,若是在这个大厅举办交响音乐会,该是何等壮观,山石共鸣,美景助兴,乐曲在山洞中奏响,歌声在奇石间回荡,世界上任何人造的音乐厅与之相比都会大为逊色。

  “亿年之吻”是洞穴滴水沉积景观中的精品,溶洞中的下滴水流和水花溅出的水珠黏附在洞壁或钟乳石、石笋、石幔的表面,形成葡萄状的碳酸钙沉积物,水滴对岩石有着无尽的眷恋,如同时刻都在亲吻着亲爱的恋人,亿万年不离不弃。

  蝙蝠洞中的钟乳石倒悬垂挂,如同倒长的石林。这些钟乳石长年累月受空气流向的影响,石体倾斜幅度较大,犹如狂风席卷后的树林一般,令人惊叹。

  让身心小居、休憩的净土

  在九乡,除了溶洞、峡谷的美景,还可以乘坐跨度近1000米的旅游索道,荡漾于青山翠岭之间,领略九乡四季皆美的地表风光,呼吸天然氧吧洁净的空气,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林荫寨位于深达100 米的地下世界中,蕴藏着独特的彝家风情、景观,密枝林、土司城堡等,在碧波绿浪中讲述着先民的传奇。

  九乡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影视剧组到此取景、拍摄,是云南十大影视基地之一。在《千机变2——花都大战》《大兵小将》等影视剧中都能看到九乡的美景,其中以成龙、金喜善主演的电影《神话》最为知名。

  在九乡畅游,除了大饱眼福,还可以大饱口福。其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宜良烤鸭。九乡烤鸭与宜良的传统烤鸭一脉相承,味道自然、淳朴、厚重。

  当地人说:“不游九乡,枉来云南。”或溶洞探秘,或峡谷悠游,或领略民俗,或品味美食,不论从哪个角度解读,九乡均不负净土、宜居之名,一次邂逅,回味悠长。

上一篇:空气污染会让人变傻
下一篇:冬季穿衣不要过紧过厚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