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70327_481608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医药》

《家庭医药》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6:00

独创药理学家和名医办刊新模式,荟萃医学名家,集纳药理精华,指导家庭如何对症选药,科学用药;告诉读者什么情况下可以自我诊治,如何诊治;什么情况下必须就医,如何在家中配合医生治疗。普及生理、心理、生育及性保健知识,讲述与身心健康有关的感人故事。

文章数
分享到:

家庭拔罐不可盲从

2017-03-27 12:42:00

  在巴西里约奥运会上,除了我国健儿的出色表现,中医拔罐作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洪荒之力”,也大放异彩,风靡赛场内外。拔罐是依附于针灸的一种专业治疗手段,不但要进行诸如八纲和脏腑证,还要进行经络(穴位)辨证,只有辩证准确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拔罐操作方法看似容易,其实有许多禁忌,如果不懂医术者随意操作,乱施穴位,则会适得其反,甚至造成意外伤害和生命危险。

  9类人禁拔罐

  如以下情况禁忌使用拔罐疗法:

  (1)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出血性疾病有自发性出血倾向及凝血机制不良者,如血友病、白血病、恶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紫癜等。

  (2)皮肤过敏、溃疡、水肿、肿瘤、皱褶、疤痕、丧失弹性,以及毛发过多处和皮肤传染病患者。

  (3)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血压过高、身体极度消耗、恶性质患者。严重肺气肿患者,背部及胸部不宜负压吸拔。

  (4)体表大血管、静脉曲张、心搏动、癌肿、原因不明肿块、肌肉瘦削或骨胳凹凸不平处,以及急性外伤性骨折。

  (5)活动性肺结核及急性传染病患者。

  (6)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乳部、妇女月经期。

  (7)6岁以下儿童及70岁以上老人。

  (8)高热、抽搐、痉挛、躁动不安、重度神经质、神经错乱、精神失常以及不合作者。

  (9)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劳者。

  拔罐的13条注意事项

  除了上述禁忌证,拔罐施术时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因为它毕竟是一种技法,如果掌握不好也会出问题。以下是拔罐施术前、中、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1.拔罐前要检查拔罐器具是否完整,有无裂缝,罐口是否平整无缺。

  2.无论使用何种方法,拔罐器具必须严格消毒。

  3.拔罐时要选择适当和舒适的体位以及肌肉丰满的部位。

  4.应根据不同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的火罐,火罐的罐口要对准施术部位,操作时须动作迅速,做到稳、准、快。

  5.用95%的酒精棉球点火,点燃之前,要检查棉球的干湿度,太干火力不足,太湿酒精下滴,若不慎可引起火灾或烧烫伤。

  6.火对准罐内燃烧时,要避免火碰及罐口,以免罐口被烧热,吸在皮肤上造成局部烫伤。

  7.火罐以留置10分钟左右为宜,时间不可太长,否则拔罐部位可能出现起疱、破溃甚至感染。

  8.起罐时,操作者一手扶持罐顶,另一手用一指下压罐口边缘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罐即可与皮肤自行分离,切忌强力硬拔或旋拔。

  9.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在拔罐的斑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罐。

  10.拔罐时应避免有风直吹,防止受凉,保持室内的温度。拔火罐前应保持身体干爽,拔罐2小时后再洗澡。

  11.作为个人和家庭保健拔罐,用罐数量和留置时间均应减少。

  12.拔罐时要注意避免灼伤或烫伤皮肤,起罐后若皮肤上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让其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可用消毒针或一次性针灸针刺破,放出水液,然后用医用棉球擦干,涂以紫药水,或以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13.在拔罐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若在拔罐过程中,出现晕罐等意外,须及时处理。不跟风不迷信,科学拔罐是首选拔罐不但要熟悉人体穴位的功能,而且操作手法要求也较高,而且并非万能,不能包治百病,对于拔罐热切莫盲目跟风,更不要过于迷信。因此,为了保证确切的疗效,并预防意外的发生,家庭拔罐务须在专业医生(如中医、针灸、理疗等)指导下使用,不可自作主张,盲目施术。目前家庭较普及的新型抽气罐,尽管有简单易学、便于操作等优点,但缺点是无火罐的温热刺激效应,会降低效果,适用于个人和家庭保健之用,而对于治疗性拔罐,最好在医院施行。

上一篇:鸡蛋黄越黄越好吗
下一篇:脑梗塞后,这样恢复吞咽功能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