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70803_541548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医药》

《家庭医药》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6:00

独创药理学家和名医办刊新模式,荟萃医学名家,集纳药理精华,指导家庭如何对症选药,科学用药;告诉读者什么情况下可以自我诊治,如何诊治;什么情况下必须就医,如何在家中配合医生治疗。普及生理、心理、生育及性保健知识,讲述与身心健康有关的感人故事。

文章数
分享到:

舌尖上的谣言您信了吗

2017-08-03 23:38:00

  不久前棉花肉松引爆朋友圈,称通过水洗、火烧,证明市面上一些肉松面包、肉松蛋糕中的肉松是用棉花做的;接着又传来对虾体内有白色寄生虫的消息,网友惊呼:太恶心了!再也不能吃虾了!杨梅刚上市,更离谱的来了:“昨天凌晨2时23分,三人感染SK5病毒死亡,最大的32岁,最小的5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中央1台电视新闻已播出,暴雨污染严重,暂时别吃杨梅、李子,目前大连有3167人已感染。为了您的健康,请转发,帮别人等于帮自己”……这些稍有常识的人一看就是假得离谱的消息却无一例外地在朋友圈疯转,让人哭笑不得。

  真相其实是:棉花看似松软却嚼不烂,若用棉花充肉松,一吃就露馅;对虾的白色线状物是成熟对虾的雄性生殖腺;根本就没有所谓的SK5病毒存在,杨梅纯属“躺枪”。

  但令人唏嘘的是,虽然很多人对这些视频、信息将信将疑,但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在朋友圈中转发,提醒家人朋友注意。“宁可信其有”,先保护好自己再说,这是很多人的心态。

  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近年来出现的一些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也确实让人心存芥蒂,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引发群体性恐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谣言之所以有存在的市场,与人们趋利避害的价值选择倾向以及从众的社会心理有直接关系。

  “当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在自媒体时代,谣言更是如同插上了翅膀。舌尖上的谣言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安全焦虑”,让人不知道什么食品才能放心吃,这反过来又为谣言传播提供了土壤。

  经过梳理,我们筛选出这些广为流传的食品安全谣言,来看看,你中招没有?

  来势汹汹的食品谣言

  塑料大米、塑料紫菜和塑料粉丝

  一片紫菜泡在水里,展开之后有人告诉你“看,这是黑色塑料”,直到现在,这样的小视频还在网上流传,“塑料紫菜”也引起了很多人的焦虑,怀疑自己家的紫菜包装袋里包着的也是一片片的“塑料”。

  而真相是,该视频的拍摄者王某在家里吃馄饨时,根据自己的口感和手感,认定自己吃的紫菜是塑料做的,随后自己和同事用手机拍摄了所谓的“塑料紫菜”视频。从警方披露的情况看,这则谣言的产生就是因为王某根据自己主观感觉,认为紫菜有问题,在后续和厂家沟通中产生贪念,故而拍摄谣言视频进行要挟。

  经公安机关调查取证,最后抓获18名制造、传播“塑料紫菜”谣言以及实施敲诈勒索的违法犯罪人员。

  而“揭露”“塑料粉丝”的网传视频拍摄手法和“塑料紫菜”如出一辙。一名女子点燃某品牌粉丝,粉丝迅速冒出火花并且越烧越旺,该女子一口断言,“比柴火还好烧”的粉丝“是塑料做的”,而且还添油加醋地说“前两天吃了不知道有没有事”“隐隐约约还能看到荧光粉”。这些流传视频里的现身说法戳中了人们的痛点,再加上“眼见为实”,很容易让人对此深信不疑。

  事实上,这些简单粗暴的“打假实验”,毫无科学性之言,得出的结论也非常武断。紫菜“颜色深、撕不断、嚼不碎、有腥臭味”原本就是其自身的特点,并不稀奇;而粉丝的成分基本上都是淀粉,这些干燥的有机物被火一点就着也不奇怪。

  换句话说,流传视频是在“伪打假真传谣”,一手助推了食品安全领域的“塑料神话”。其实,识破“塑料神话”并非难事,但网传视频却极误导人。即便不懂与特定食品相关的科学常识,要分辨某种食物是不是塑料做的也并非难事,因为塑料特性和食物相比区别很大。

  以“塑料大米”为例,网传的“塑料大米”加工视频其实展示的不过是再生塑料颗粒的加工过程,和大米八竿子打不着。识破这则谣言,也无需知道视频到底在做什么。因为拿塑料颗粒假冒大米会很容易被识别出来,比如同样泡在水里,塑料颗粒会浮起来,而大米会沉下去,且两者的口感也完全不一样。如果商家真要造假,不可能还留这么大一个破绽。而且,塑料加工的成本要比食物加工高得多,商家也不可能做亏本造假的事。

  橡胶面条

  相信很多朋友也都看过“面条被水洗后出现一团‘胶’”的视频,很多人进而得出结论,面条里面掺有橡胶成分,不能食用。此信息引起公众关切,不少人表示疑问:面条中真的含胶吗?水洗面条洗出一团胶,说明了什么问题?

  事实上,这条信息已经多次被辟谣。“面条洗出胶不能吃”是谣言,所谓的“胶”其实就是面筋。面筋的主要成分是营养丰富的蛋白质。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指出,小麦面粉及小麦面粉制品如面条、面片、饺子皮等,在用水洗时,淀粉和水溶性成分就会离开,剩下具有黏性、延伸性且不溶于水的东西就是面筋。小麦面粉等级越高,要求的面筋含量也越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魏益民教授介绍,小麦面粉通过和面、醒面、压延、切面、干燥、切割、包装等工艺过程,制成挂面后,面粉的组成成分一般没有发生变化,面筋依然存在。一般来说,挂面中的湿面筋含量越高,质量越好。湖南省食品质量安全技术协会理事长杨代明指出,日常食用的凉皮就是通过洗面筋的方法制作出来的。

  棉花肉松

  我们再来看看棉花肉松又是怎么回事。同样是近日在微信朋友圈上流传的小视频,称某品牌肉松蛋糕中的肉松是用棉花染色后冒充的。

  视频里,一名女子将蛋糕上的“肉松”撕开来放到水中浸泡,并不断用手指揉搓“肉松”使其充分浸泡,不一会儿水就变成了淡黄色。随后,该女子又将“肉松”从水中捞出将水分挤压干净,再用两只手撕开说,“看到没有,这全是棉花”。接下来,该女子又用打火机将手中的“肉松”点燃,说“这全部都是棉花”。从该女子的展示中,部分“肉松”被烧焦。

  视频最后,该女子亮出该肉松蛋糕的品牌——××人家,并劝诫大家不要再购买。网传视频出现后,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入公司进行调查,实地检查了该公司原料处和生产车间,现场没有发现使用和存储棉花的迹象,反倒是看到该公司冷库中存放有用于制作肉松的鸡肉。鉴于视频中对“肉松”点火燃烧证明是棉花,调查组也对现场的絮状“肉松”进行点火,发现其燃烧后散发出的气味与棉花不同。

  大家都知道,肉松的本质是肌肉纤维,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放入嘴里一咬就会融化,口感松软;而棉花的本质是植物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是一种不可溶的纤维,虽然看上去也很松软,但嚼不烂。肉松是可燃物,所以被点燃很正常,点燃后会有一种焦糊味。但棉花点燃不会有焦糊味。

  因制作传播“棉花肉松”虚假视频,5月28日,江苏宿迁两名女子被警方成功抓获。

  浸泡不明液体的香蕉

  网上谣传不明液体是有毒的甲醛,真是这样吗?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王明月表示,香蕉采摘后呼吸旺盛易腐烂,割蕉后,需要长距离运输的马上要做保鲜处理。视频中的乳白色液体是保鲜剂,消费者不用担心。香蕉是一种“呼吸跃变型”水果,采摘后呼吸旺盛,而且到了一定成熟度时会出现“呼吸爆发”,迅速衰老变软,抵抗力下降,很容易被碰伤或被真菌侵染,变黑腐烂,所以香蕉采后的保鲜是一个关键环节。视频中的香蕉之所以都是青的,是因为在七八成熟的时候就要进行采摘。一般都会将香蕉置于冰水或凉水中降温并洗去蕉油,然后置于含有保鲜剂的水池中浸泡数分钟进行杀菌保鲜,晾干后用塑料袋包装、抽真空、装箱,然后马上装车运输至冷库贮存。

  目前主要使用的香蕉保鲜剂都是国际公认的低毒杀菌剂,降解速度较快,且都是经过主管部门登记允许在香蕉保鲜中使用,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推荐使用量和残留限量标准,消费者完全不用担心,尽可放心食用(本刊2016年第7期第62页对此有详细介绍)。

  吃鸡鸭会感染禽流感

  今年春节前后,一条“江西省瑞昌市高丰镇郝爱军,在乌石街饭店吃大盘鸡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的消息在微信上风传。

  除了大盘鸡,“吃泡椒凤爪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禽流感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等谣言也在网络流传。

  对此,国家卫计委卫生应急办公室迅速回应,导致人感染H7N9病毒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直接或间接暴露于受感染活禽或带毒禽类污染的环境中。尚无证据显示H7N9病毒能通过经妥善处理后的禽类或禽蛋类传播给人类。此外,吃煮熟食物也不会感染H7N9病毒。

  禽流感病毒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密切接触感染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也是禽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据国家卫计委监测信息显示,目前尚无证据表明H7N9病毒能持续地“人传人”。

  小龙虾,“小虫虾”?

  武汉居民刘世敏居住的万松园是当地著名的美食街,遍布各类小龙虾店。可前段时间手机上的一则消息,让酷爱吃小龙虾的刘世敏害怕了:“有人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篇文章,说小龙虾不是虾,而是虫,长期生活在污水里。有人一口气吃了40只小龙虾后,肺部出现多处空洞。”

  “没想到经常吃的小龙虾,也会有问题。”刘世敏上网查到这些资料:“小龙虾的真名叫‘克氏原螯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的甲壳纲,是一种淡水虾,它和龙虾有亲戚关系,和昆虫是平行关系,根本不是虫。”

  不过,刘世敏并不踏实,他进一步了解得知:“小龙虾虽然不是虫,不过也确实有小龙虾会感染肺吸虫,吃后易造成肌肉溶解,有人甚至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面对这些真假难辨的信息,刘世敏一下子没了主意。现在,有亲戚朋友来武汉,刘世敏不再带他们吃小龙虾了:“真要遇上嘴馋的,就去饭馆点些河虾、基围虾,小龙虾是不敢碰了。”

  清华大学健康研究所副所长苏婧认为,以偏概全、偷换概念是食品谣言的一个显著特征,误导性最高。“‘小龙虾实为小虫虾’,就是利用消费者对小龙虾的不熟悉,将小龙虾可能携带寄生虫现象,谣传为小龙虾本身就是‘虫’;将当事人生吃醉虾感染肺吸虫,谣传为‘吃小龙虾感染肺吸虫’,引起消费者恐慌。”

  食品专家早就告诉过我们:动物身体上带有寄生虫是一种常见现象,关键是要加工制熟。实际上,小龙虾是可食用的美味,安全加工后的小龙虾不会对身体产生伤害。

  治理谣言,人人有责

  谣言的背后,隐藏的是民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心,稍有风吹草动,极易引起民众内心的不安。

  造谣者利用大众的恐慌心理传播谣言,甚至还能引发一部分人的“鼎力相助”。“谣言止于智者”,要让老百姓做一个智者,不信谣,不传谣。要让群众有“智”,有鉴别真假言论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科普工作走在前,科普资料要让大众有兴趣、能看到、易宣传。除了常见的宣传手册、宣传资料,科普工作不妨尝试与时俱进,借助新媒体,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做好工作。

  对于谣言的制造者,要加大查处和惩处力度。惩罚不是目的,目的在于让造谣者知道造谣的严重性与危害性,让其意识到做人要实事求是,不可为眼前利益做出危害社会的事。传谣者也一样,谣言若是没有传播途径,其危害性自然大大降低。人们要学会分辨真假信息,鉴别是非黑白,在接收到新消息后,第一时间要做的不该是转发或者点赞,而是利用自身知识,初步辨识信息真假,对不确定的信息不随意转发,对那些假新闻、假消息,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应。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容易引起群众心理上的恐慌,也危害了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食药监部门应加强监管,从源头杜绝食品安全问题,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谣言应快速做出反应,查明事实真相,不要让谣言传播进一步扩大。治理食品安全谣言,需要人人参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凝聚的力量。

  大多数谣言的传播机制大同小异,可能只是为了骗点击率,夸张、杜撰的内容披上“打假”的外衣,外加“速看”“快为家人转发”等字眼,得以一传十,十传百。

  那么,每天接触那么多的信息,我们该如何避开认知雷区呢?

  首先,对任何热门转发的信息要保持怀疑态度,将质疑而不是盲目从众作为一种条件反射,尤其是当某些内容已经触动了你内心警铃的时候;其次,看穿“障眼法”,不要只关注信息主动告诉你的内容,而要发觉信息省略传达的内容;第三,直觉判断抵不上科学验证,别着急马上分享或者下结论,尝试先找找相关信息,或许在你看到谣言之前,已经有靠谱的辟谣出现过了。

上一篇:糖友:记得做好血糖日记
下一篇:你不可不知的银屑病康复常识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