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80624_810593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医药》

《家庭医药》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6:00

独创药理学家和名医办刊新模式,荟萃医学名家,集纳药理精华,指导家庭如何对症选药,科学用药;告诉读者什么情况下可以自我诊治,如何诊治;什么情况下必须就医,如何在家中配合医生治疗。普及生理、心理、生育及性保健知识,讲述与身心健康有关的感人故事。

文章数
分享到:

手脚冰凉,补点辅酶Q10

2018-06-24 15:02:00

  一直以来,辅酶Q10并不是一种常用的营养素,现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发现它的重要性,功能多多。比如:你手脚总是冰凉,你总是比别人先穿秋裤,你被人家说是“寒凉体质”,那么你可以通过补充辅酶Q10得到解决!

  “见不得光”的维生素

  辅酶Q10结构类似于维生素K,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的存在形式,有氧化型和还原型。它对温度、湿度不敏感,一般用避光瓶存储,或者有色胶囊包裹,避免“见光死”。

  它又名“泛醌”,存在于细胞线粒体中起作用,食物来源主要是动物的心脏、肝脏、肾脏,还有沙丁鱼、牛肉,豆油、花生中的含量也丰富。

  一般来说,辅酶Q10在人体含量为500~1500毫克。若身体健康,20岁时含量达到高峰,25岁后随年龄增长不断下降,特别是心脏细胞中含量明显减少。人体存量下降25%的时候就可能生病。那些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人群(比如素食者)、因疾病或生活方式造成的生理消耗过多者容易缺乏辅酶Q10,常常表现为怕冷。

  辅酶Q10让你“有力气减肥”

  (1)产能。辅酶Q10在线粒体产能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辅酶Q10类似于汽车引擎中的火花塞。再豪华的车装满了汽油,没有火花塞,都开不动。人体产能过程,没有辅酶Q10,相当于汽车没有火花塞,产能营养再充分,维生素B、维生素C都足够,细胞仍然不能正常运作。

  (2)抗氧化。辅酶Q10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抗癌)。

  辅酶Q10就存在于线粒体内膜脂质双分子层中。其生理代谢过程就能减少线粒体内膜的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具体说来,辅酶Q10在以下方面更具优势——

  减少脂肪沉积,对抗神经退行性疾病人们都知道,抗氧化就是抗衰老的一部分。衰老是自然规律,通过膳食和营养干预,能保证足够的维生素E和辅酶Q10,延缓人体衰老。而辅酶Q10和维生素E联合抗氧化是最佳搭档,它们会保护细胞脂膜的完整性及正常功能的发挥。

  因此,辅酶Q10能保护血液中的脂肪不被氧化,减少血管脂肪沉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能辅助治疗帕金森综合征、阿尔兹海默症、舞蹈症、共济失调症等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及衰老有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治疗心血管疾病

  抗心肌缺血,抗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对冠心病、高血压的防治有不错的表现。

  护肤美容,延缓皮肤衰老

  皮肤受紫外线照射,表皮细胞老化死亡,形成角质层,辅酶Q10不仅有抵御作用,还能保护皮肤的胶原蛋白,维持皮肤弹性,延缓皮肤衰老。

  增强脑力、提高运动能力及对抗疲劳产能营养素,自然有抗疲劳作用。那么对于考生、熬夜做作业的学生、记忆力衰退者、夜跑族、健身运动量大的人群,都需要辅酶Q10的支撑。辅酶Q10让你满血复活、精力充沛、脑力旺盛。

  控制体重——减肥

  常说,要有力气减肥,指的就是这个了。足够的辅酶Q10,使你肌肉有力促进新陈代谢。肌肉是身体新陈代谢化学反应的场所,细胞产能不足,代谢差,会造成各个器官能量不足,营养素缺乏,各种疾病都可能随之发生。

  此外,辅酶Q10还能缓解牙周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肌肉营养不良、肾病、肝病、糖尿病等。

  辅酶Q10补充原则

  (1)首先来自于膳食补充,其次身体自身可以合成25岁后合成能力下降,需要再次借助辅酶Q10营养补充剂。

  (2)正常健康人群,25岁之前膳食来源不足者及25岁之后,建议每天补充40~60毫克。

  (3)40岁以上劳累者建议补充辅酶Q10,来弥补自身合成不足。

  (4)患者住院治疗疾病期间,需要听从医嘱及专业营养师的指导。

  (5)对于院外慢病患者及亚健康调理、各种特殊保健需求者,由专业营养师根据个人生理需要,做补充剂量的建议。

  最后提示:

  辅酶Q10是人体时时刻刻不可缺少的营养素,每人必需,特别是在生活方式出现改变,各种慢性疾病产生后,辅酶Q10都应该作为营养干预的标配营养素。

本文来自《家庭医药》

上一篇:燕麦粒、燕麦片,哪种更营养
下一篇:故乡的冻梨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