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医药》

《家庭医药》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6:00

独创药理学家和名医办刊新模式,荟萃医学名家,集纳药理精华,指导家庭如何对症选药,科学用药;告诉读者什么情况下可以自我诊治,如何诊治;什么情况下必须就医,如何在家中配合医生治疗。普及生理、心理、生育及性保健知识,讲述与身心健康有关的感人故事。

文章数
分享到:

春季要注重养阳

2022-03-25 15:34:00

  入春之后阳气升发,万物复苏,大自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人是自然之子,与春之阳气相应,机体代谢旺盛,故历代养生学家提出“春宜养阳”。

  注重春捂,御寒护阳

  俗话说:“打春冻人不冻水”,入春之后天气乍暖还寒,气候多变,若疏忽保暖防寒,易使阳气受遏,妨碍肝气的疏泄,影响健康。因此,要顺应忽冷忽热的气候变化,注重“春捂”,固护体内的阳气。穿着宜宽松舒展,柔软保暖,不可顿减衣物。《摄生消息论》中说:“春季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寒易伤腠理。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暴去。”唐代医家孙思邈主张春天穿衣宜“下厚上薄”,以护肝养阳敛阴。特别是患有肝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更应根据天气来调节衣着,御寒以护阳,防范风邪对人体的伤害。

  调摄情志,舒畅肝阳

  中医认为,肝属木,与春天升发之气相应,喜条达恶抑郁,在志为怒,怒伤肝。如疏忽情志调摄,思虑过度,忧愁不解,则会影响肝的疏泄条达,肝气不和,致使体内的气机升降运行失调,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丛生。特别是素有肝病、精神病、高血压等病的中老年患者,极易引起旧病复发和加重。因此,应顺应春天阳气升发的自然规律,驾驭和调控好自己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尽量避免不良刺激,遇到不快的事要戒怒,并及时将心中的郁闷宣泄出去,可以常和亲朋好友到野外春游,放飞心灵,平时要多些兴趣爱好,以陶冶情操。在《寿亲养老新书》里载有十乐:读义理书、学法贴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清代画家高桐轩也有耕耘之乐、把帚之乐、教子之乐、知足之乐、安居之乐、畅谈之乐、漫步之乐、沐浴之乐、高卧之乐、曝背之乐。学学古人的“十乐”,情绪愉悦,乐观达观,方可使肝气和顺条达,促使体内的阳气正常向外发散,起到祛病强身的作用。

  外出采阳,补充能量

  立春之后,阳气上升,正是外出采阳,以助肝气生发的大好时机。清晨朝阳升起之时,到空气清新的野外,行走于田园芳草小径,舞拳弄剑于河畔林间,或去郊外踏青问柳,游山戏水,赏花行歌,登高望远,形动而心静,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采纳自然之阳气,吸收日光之精华,补益人身之阳,利于肝气条达,血脉通畅,可增强生命力,起到强身祛病的作用。

  夜卧早起,养肝升阳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素问·五藏生成篇》中说:“人卧血归于肝。”在万物生发的季节,晚上早点入寝,睡得香,进入肝脏的血流量多,可养肝。清晨阳气升发之时,早起到户外闲庭信步,有助于促进体内外的气体交换,吐故纳新,加快新陈代谢,使人神清气爽,精力充沛,心身康泰。

本文来自《家庭医药》

上一篇:聊聊指甲上的“月牙”
下一篇:乌鸡白凤丸非妇科专用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