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200216_940594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画报》

《科学画报》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由中国科学社于1933年8月创刊,距今已有80年的历史。《科学画报》在80年的办刊历程中,形成了通俗生动、图文并茂地介绍最新科技知识,形式多样地普及科学技术的特点,对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水平,启发青年爱好科学、投身科学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当今的不少著名学者、教授、科学家,青少年时代都曾受到它的熏陶和启发。

文章数
分享到:

何为高效的阅读方法?

2020-02-16 22:08:00

  微信、电子邮件、社交网站、线上新闻……意味着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代阅读得更多。

  每天一早,海量的电子文本就向我们迎面扑来:待批阅一遍的微信朋友圈(以及适时点赞),待刷新的热点新闻,待查收的电子邮件……好不容易到了工作时间,电脑屏幕上又跳出各种等待处理的便签、日程表和备忘录,更不消说那些滚滚而来的电子邮件了——有的电邮文采飞扬,甚至能让我们感受一番文学作品带来的愉悦。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风起云涌,绝大多数人都比以往任何时代接触到更多的文本信息。面对这些海量信息,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文本困扰的途径。

  速读术是否如此神奇

  人类的大脑经过系统的训练,能开发出一些神奇的能力。例如,有人能在20秒内记住数张卡片上的内容,有人在水下屏住呼吸能一次解开8个魔方。在阅读领域,希望也有此类可带来成功的训练。蝉联“世界速读大赛”冠军的安妮·琼斯,一分钟能读4000多个单词。现实生活中,普通人虽然很难取得她那样的成绩,但是可以改善阅读速度。要使阅读更加精准高效,最重要的是学会取舍句子中的有效信息。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平均阅读速度是200~400字每分。一定程度上,读得更好就意味着读得更快。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师伊夫林·伍德探索开发出“速读术”,此后有很多的培训课程和相关书籍承诺,能让人的阅读速度提高5倍而不会遗失任何文中信息。

  其实即使到目前,人们对速读的科学机理还知之甚少。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认知心理学家伊丽莎白·舒特和她的团队研究了很多颇为流行的速读培训方法和理论,发现效果并不乐观。

  普通速读法认为,如果阅读时默念的声音不被大脑“听见”,而是仅仅依赖视觉呈现,也就是说单位时间里增加视觉材料,使视觉信息的处理速度尽可能接近思维速度,充分发挥视觉辨认字体功能,就会加快阅读进程。但是,舒特的研究团队发现,这会损害人们对文字的理解。

  阅读辅助APP有用吗

  以前,人们可能需要在培训班花上几星期的时间学习速读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如今利用阅读辅助的应用软件(APP),随时随地就能进行速读。对于信息过载时代的人们来说,这一点非常有吸引力。

  一款很流行的APP叫Spritz。科学研究表明,当人们在阅读时,80%的时间都用在移动眼睛和扫视文字中,而其实每个字都有“最佳识别点”。基于这一理念,Spritz将红色的光学识别点放在文字框中(每次都在同一个位置),快速地播放出每一个字,使读者的眼睛聚焦在“最佳识别点”上,大大减少了眼睛扫描文字的时间。

  但是,使用APP进行快速阅读后,你就会发现,失去重读词语或句子的能力,很快就忘了文章在说什么。这个问题与阅读节奏有关,研究表明,在词语之间的毫秒的暂停是至关重要的,它们为大脑反射提供微小的空间。

  快速阅读的第一步是眼睛聚焦于字所在视觉区域的中心,快速眼球移动是让视网膜中央窝从一个字移动到下一个字。平均来说,眼球在每个字上的停留时间大约为0.25秒,大脑在处理刚刚闪过的这个字的同时兼顾后面的字。从这一焦点转移到下一个字,眼球精细地移动需要花0.1秒。然后,眼睛继续前进或暂时闪回确认已经阅读。所有的实验表明,这个过程的任何部分的缺失都会导致理解和记忆的损失。

  阅读的天赋在于,能根据所掌握的内容的多少来精确地改变时间分配。阅读一个充满条目和陌生词语的句子,会对注视和扫视进行相应调整,因此使连续阅读不中断。在更简单的段落里,眼睛的转换会更快。扫视一连串熟悉的语句,大约会缩短30%的时间,并跳过可以预测的语句。如果一款APP不间断地向前滚动信息的话,人们习惯使用的“预读”和“复读”方法则难以实现,就不利于对文章的理解。

  读得快,前提是读得多

  舒特认为,一个平均阅读速度在400字每分的“理想”读者,其阅读速度是有可能翻倍的,但如果提高到3倍就不太可能了。舒特建议,注意文章的副标题、段落的首末两句话——因为这些地方通常是关键信息所在(同样也是好文章的基本要求)。

  阅读速度受限于我们对字的识别与理解。如果想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得最快的速度,决定性因素在于词汇量的多少。采用“笨办法”,读更多的文章,扩大词汇量,掌握更多的知识,别无捷径。同时,这也与阅读介质有关,阅读电子屏幕上的文本和印刷品上的文本不是一码事儿。

  研究表明,2016年,65%的美国成年人至少读过一本印刷本图书,而在2011年这一比例是71%。对比同一时间段,阅读电子书的人群比例则从17%上升到28%。电子书的流行通常被认为是好事,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事实上,PDF格式的文本比起打印在纸上的文本更难理解。一部分原因是PDF文档不便于回看,比如,读者可能会记住一小块信息在纸页间的具体物理位置,但在电子文本上就较难实现。此外,含有学术语的研究类复杂文本中,由于材料需要互相引用,想要更好地理解把握内容,纸质版是比电子版更好的选择。

  读闲书时也是如此。人们通过亚马逊Kindle阅读器读神秘小说时的体验不如读纸质版小说,或许是因为触感不如纸质书。也有证据显示,当读纸质书时,人们更能对小说里的角色产生共情。

  当然,由于阅读的原因不同,阅读电子文本也有其独特的优势,比如便于放大缩小字体,便于关键词检索,便于和其他文献查重等。需要权衡利弊的是,使用“检索功能”只会将我们引向特定的字段,而忽视了对上下文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回到阅读速度的话题上,最佳的建议是引导你用合适的媒介来达到阅读的目的。其实,最重要的因素并不在于你阅读时花费了多少时间,或者使用什么样的阅读媒介,而是你如何全神贯注于眼前的文本。

  真正的问题在于,当一个读者愿意阅读他想读的作品时(不管是小说还是非小说),他是否能彻底投入其中。

本文来自《科学画报》

上一篇:灵芝究竟“灵”在哪里
下一篇:秋天进补要喝鸡汤吗?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