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41013_321152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养生》

《科学养生》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科学养生》是一本以培养现代人养生意识,传播养生保健知识的刊物。核心内容以养生为主,兼顾养和治。着眼于中老年群体,关注内容广泛,既有名人名医养生办法,也有寿星的经验介绍,从身体到心理,无不涉猎,重视权威性,不跟风,有自己观点与特色,文章被多家刊物转载,受到读者好评。

文章数
分享到:

我叫埃博拉

2014-10-13 15:10:44
[p=30, 2, left]文/刘明[/p][p=30, 2, left]大家好,我叫埃博拉。我是一条河,一条位于非洲刚果境内的风景优美的一条河。[/p][p=30, 2, left]怎么没人理我啊?我明白了,都是那个丝状病毒闹的。[/p][p=30, 2, left]那个家伙是1976年在埃博拉河地区被发现的,它个头超级小,不在显微镜下根本看不到,直径只有80纳米,一现身便挥舞屠刀,肆意杀戮,把我周围的55个村庄里的人差点杀光,有很多都是全家死亡。[/p][p=30, 2, left]它让医生也束手无策,就连起名都不会了,结果把我的名字给安上,虽然后面加个病毒,也让我背上了黑锅。[/p][p=30, 2, left]埃博拉病毒这家伙很诡异,来了就惊天动地,走了就无影无踪,是个罕见的有个性的家伙。造出血案后,它不见了。在1979年,它又让苏丹尸横遍野。一时间,甚至造成了恐慌。埃博拉已经不是一个可爱的名字,演化成了杀人不眨眼的魔鬼。随后,它又无影无踪了。[/p][p=30, 2, left]这次,它消失了15年。1995年,它重出江湖,像一个重磅炸弹在人间炸开,让扎伊尔和加蓬恐慌不已,它大面积暴发流行,病死率高得让医学界咂舌。埃博拉这个名字,再度全球飞扬。[/p][p=30, 2, left]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这家伙从哪里来的,更不要说有效治疗或弄疫苗预防了。[/p][p=30, 2, left]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全球已有1100人感染这一病毒,其中793人丧生。[/p][p=30, 2, left]埃博拉病毒引发埃博拉出血热,这种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它能使患者先是内部出血,然后七窍流血,最后导致器官衰竭而死亡。被感染者的表现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高烧、严重头痛、肌肉痛、关节痛、腹痛、严重乏力、咽喉痛、作呕、头晕、低血压等,最初容易被认为是流行感冒、疟疾、伤寒、痢疾等。[/p][p=30, 2, left]它的传播途径和一般的流行病差不多,主要是体液和飞沫传播,病人的血液、唾液、精液、汗水、分泌物等都可以成为传染源。被感染者的1毫升血液中含有1万至100万个埃博拉病毒,哪怕是一个喷嚏,喷出的飞沫都有可能是致命的。[/p][p=30, 2, left]埃博拉病毒可以被人或畜感染,世界卫生组织苦心研究,但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病毒,艾滋病才被列为第二级病毒,可见这种病毒的危害程度。[/p][p=30, 2, left]研究发现,埃博拉病毒有一定的耐热性,在60摄氏度的条件下60分钟才能被杀死。[/p][p=30, 2, left]目前,该病毒导致的出血热还是一种地方性流行状态,主要出现在中非热带雨林和东南非洲热带大草原,但有扩大趋势,呈区域性、间歇性流行趋势,并且,发生地的卫生条件和生活状况相对较差。[/p][p=30, 2, left]因而,不必过分害怕。预防措施也无外乎几点:不去病毒发生的地方,不接触感染者,不食用发病地区的果蝠、猿猴等野生动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共用针头等。[/p][p=30, 2, left]我真心的希望医学人士早日找到解决办法,让这个病毒尽快从世界上消失,使人们远离它的戕害,然后还我名字,让埃博拉还是一条河,一条润泽人类的河。[/p]
上一篇:酱汁茄子
下一篇:]“裸睡”是幸福婚姻的秘诀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