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50206_321166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养生》

《科学养生》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科学养生》是一本以培养现代人养生意识,传播养生保健知识的刊物。核心内容以养生为主,兼顾养和治。着眼于中老年群体,关注内容广泛,既有名人名医养生办法,也有寿星的经验介绍,从身体到心理,无不涉猎,重视权威性,不跟风,有自己观点与特色,文章被多家刊物转载,受到读者好评。

文章数
分享到:

成都举行发呆大赛 200名“呆手”参赛

2015-02-06 14:15:18

去年11月,全国首届“发呆大赛”首站在成都举行。主办方称:大赛目的是为了缓解现代社会压力,让大家放慢脚步。但比赛持续数小时后,这场原本闲适的发呆大赛,变得更像一场以奖品为彩头的决心比拼。
这次发呆大赛的200名参赛者,多数是从附近的游客、市民中现场征集而来,不仅有年轻人,还有老年人和小孩。最年长的参赛者为72岁的老人,最年幼者则是一名5岁半的小孩。比赛前,主持人宣布规则,比赛随后开始,参与者在宽窄巷子的小广场舞台上,姿势各异瞬间静止。有年轻人侧躺呆住,有老人发呆双眼望着远方,有年轻的孕妈妈抱着一只玩偶考拉低头沉默,有大学生盘膝而坐,盯着手中的线性代数凝神。随着活动的进行,不断有参赛者在体力消耗尽后,晃动着身体退场离开。
两个小时后,第一轮发呆结束,场上还剩下35名参赛者继续支撑。第二轮发呆于10分钟的短暂休息后重新开始。直到6点45分左右,天色已完全暗了下来,广场上依然坐着一男三女四名选手。此时,比赛已经进行了4小时45分钟,选手都是又冷又累。为了尽快结束比赛,工作人员逐个征求四名选手意见,准备临时改变比赛规则。经过四名选手同意后,工作人员决定,进行第三轮比赛,同时增加比赛难度,规定四名选手再次坐下来发呆,连眼睛都不能眨,如果眨眼睛,就遭淘汰。很快,四名选手依次决出名次,24岁的胡春艳获得冠军,得到i-Phone 6大奖,“好累啊,浑身疼,比赛刚进行半个多小时,我的脚就麻了,我当时咬牙坚持,后来脚就没感觉了,到最后一个小时,我的腰和腿都酸疼酸疼的,好在有朋友支持我,就坚持到了最后,真是难受得不行了。”
据了解,此次“发呆大赛”成都赛区胜出的冠军,将与即将产生的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南京、哈尔滨等27个城市“发呆大赛”的获胜者,角逐最后的全国总冠军。

解读/鲁湾
据媒体报道,去年10月韩国首尔市政厅就举办了第一届 “发呆”比赛。最后由一名9岁女童获得第一名,而主办单位颁发罗丹的“沉思者”奖杯给她。看来,发呆比赛大有成为国际赛事,在全球蔓延开来的趋势。
发呆是人的大脑对于外界事物进行调节的一种应激反应,是正常的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对于这种心理活动,美国哈佛医学院和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曾作过研究。结果发现发呆的时候,大脑中的α脑电波得到加强,具有加强记忆力,缓解疼痛,并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脑电波位于大脑的最外层皮质,可以抑制信息超载,让人们的注意力和意念更加集中,从而改善情绪,减轻压力,缓解焦虑不安。
但是,发呆是一种不自觉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自然心理反应。有自控能力的人可以适当利用这个现象为自己短时间内营造一个安静的忘掉烦恼的自我空间。而发呆比赛是一个外加的竞争过程,能否达到发呆的自我心理调节,恐怕还需要研究。
另外,许多心理专家认为,对于有自控能力的大人,发呆是一种休息和调剂,但时间也不宜过长。对于孩子经常出现的发呆,家长要及时干预,如果任由孩子经常性发呆,完全沉浸在自我世界中,很有可能会发展成自闭等心理疾病。   

上一篇:养眼:呵护“心灵之窗”
下一篇:“富贵”之人郑逸梅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