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40911_323673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之友》

《科学之友》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大众理解科学。

文章数
分享到:

跨越千年的夹缬记忆

2014-09-11 09:37:17
     夹缬,中国最古老的“四缬”(绞缬、蜡缬、夹缬、灰缬)之一,其历史可上溯至东汉时期。古汉语里的“缬”字,专指在丝织品上印染出的图案花样。顾名思义,夹缬便是利用雕版在棉绸等物上夹染出预定的效果。《辞源》释:唐代印花染色的方法,用二木版雕刻同样花纹,以绢布对折,夹入此二版,然后在雕空处染色,成为对称花纹,其印花所成的锦、绢等丝织物叫夹缬。很多夹缬实物残片,至今仍被英国大英博物馆、日本正仓院等一些
世界一流博物馆视为国宝级珍藏品。
2871028711
     民生官殖
     “夹缬”作为最古老的一种印染艺术,其原理与扎染、蜡染相似,但是工艺更加复杂。夹缬始于秦汉时期,盛行于唐宋,隋炀帝曾令工匠们印染五彩夹缬花罗裙,赏赐给宫女和百官妻女。官兵的军服也常用“夹缬”来作标识,敦煌莫高窟彩塑菩萨身上穿的也多是夹缬织物,《唐语林》引《因语录》云:“玄宗时柳婕妤有才学,上甚重之。婕妤妹适赵氏,性巧慧,因使工镂板为杂花之象而为夹缬。婕妤生日献王皇后一匹,上见而赏之,因敕宫中依样制之。当时甚秘,后渐出,遍于天下。”此语虽不足全信,但也说明早期夹缬工艺是扎根于民间,而后才传到宫廷的。
      到了宋代,朝廷指定复色夹缬为宫室专用,二度禁令民间流通,夹缬被迫趋向单色。进入元明时期后,工艺相对简单的油纸镂花印染风行中原,夹缬终于湮灭于典籍,但它并没有完全根绝,而是又回到民间顽强地生存,最后仅在浙南一带保存下来,以温州为中心,向台州、丽水等部分接壤地区辐射。
     其实,这种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工艺,一直在浙闽交界的苍南地区一代一代传承着。江浙一带农村妇女经常穿的蓝印花布衣服,就是由该工艺制作而成的。这种堪称我国印染技术之母和传统印染工艺活化石、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历史文化价值的民间手工技艺,被学术界冠名为“温州蓝夹缬”。
28712
     依俗而传
     夹缬在苍南山区保留较完整,与当地的习俗有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夹缬还是温州地区的婚嫁必备之物,在民间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冠以“方夹被”“双纱被”“敲花被”“大花被”等美丽称谓;或凭图案呼为“百子被”“龙凤被”“状元被”等。闺女一旦许下夫家,娘家必为她张罗夹被——挑个好日子纺纱、织布,然后送往染坊,夹上16方或12方寓意吉祥的蓝白图案。一些地区,如永强,甚至认夹缬被为新婚夫妇若不盖双纱被,家庭必将不和睦,或短寿夭折或无子嗣。而女方的娘家也会因此被埋怨:“嫁囡儿连一床双纱被也没有!”所以,即便是最贫困的人家,也要赶制一床单纱纺制的“单纱被”以备女儿出阁之用。另一些地区,如永嘉,则较为通融,常由男方出棉花,女方纺织成被,唤作“娶一个老婆,几哩棉花,几哩贮麻,几哩财礼银。”
     染坊出来的夹缬为窄长条,取回家裁成被子,图案两两相向,以便抵足而眠的夫妇均能看到端端正正的“百子”。结婚那天,为了讨彩,常用胭脂点染图中人物的唇部,或以红色双线绕被边挑缝一匝。姐妹们边弄胭脂、红线,边为新嫁娘吟唱:“四角四耳朵,四四十六堂。堂堂放八仙,嘴嘴放横胭。”
     然而,“夹缬”这个称呼对温州苍南山区的老百姓来说却是陌生的,由于当地运用夹缬工艺制作的都是带有百子图的被面,时间一长,民间就只知“百子被”而不知“夹缬”了。
     苍南人对夹缬的称谓尤其特别,一是以其产品的画面内容命名,称之为“百子被”“八仙被”或“状元被”;二是以蓝印夹缬时要用木栓敲打,将木版与木版之间拴紧至没有丝毫缝隙,使木版图案夹住之处与染液隔绝的生产方式命名,称之为“敲花被”或“夹花被”。也有一些地方,为了与蓝印花被相区别,因夹缬被面的图案花纹与蓝印花被的图案花纹相比要大而粗,所以又称之为“大花被”,称蓝印花被面为“小花被”。在福鼎、寿宁等浙闽交界的地区,因当地人所用被面大多是现苍南县(原隶属平阳县,1981年从平阳县析出建县)印制的产品,故称夹缬被面为“平阳被”。
28713
     绝地待发
     20世纪80年代之前,夹缬在苍南鼎盛时,每条大街和邻街的一些中心村落,均有印染夹缬的作坊,温州至今仍完整保存着雕版、制靛、印染等工艺流程。现全县仍能查证的染坊还有60余家,100多名艺人。其中,最有名气的是仙居乡湖广店村的戴氏夹缬世家。戴家夹缬工艺,传承世系分明,自清光绪年间的应学知始,至当代的薛勋郎、薛可柱、薛可良,历承6代而不衰。薛勋郎的家庭染坊也是全国唯一一家尚在生产夹缬的作坊,其断续作业及对夹缬制作技艺始终如一的传承保护,为蓝夹缬这门濒临绝迹的民间手艺能够重焕光辉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




上一篇:巧手释匠心 精工解细活
下一篇:夹缬,一个蓝精灵的神话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