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40915_323677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之友》

《科学之友》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大众理解科学。

文章数
分享到:

用心守护一抹靛蓝

2014-09-15 09:05:56
     窗明几净,客厅四壁挂着块块蓝夹缬,整齐舒展,纹样古朴、活泼,光从窗户打进来,屋子里充满了江南民间的味道。此为来自温州的民间文化学者张琴女士在北京的家,传统印染藏品点缀了她的小屋,俨然一个精致的民艺博物馆。她是一位资深的中国传统印染织绣工艺和戏曲纹样的收藏者,“蓝夹缬”这个名字便是由张琴命名,她为之做了5年扎实的田野调查。
     5年田野调查
     1971年出生的张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温州土著。在温州长大﹑上学和工作。她曾是温州当地的一名记者,是中国做人文地理采访较早的媒体人之一,在调查温州古村落的过程里,她渐渐接触到蓝夹缬工艺,并唤起她幼时记忆,从此痴迷其中。她自言对蓝夹缬最早的印象是邻家的老太太去世,后辈中一个女人为没有分到蓝夹缬而大哭。她还这样描述自己儿时对蓝夹缬的喜爱:“母亲的蓝夹缬,作为她的嫁妆,珍藏在柜子里,只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和所有的衣服被子一起抱出来过太阳——晒霉。在那一天,老家的大院子里,一床接一床地铺着妈妈和婶婶们的蓝夹缬,连绵成片。阳光下,沉静的蓝与白图案十分赏心悦目,常常引诱我赤了双脚,趁着大人不注意,偷偷地在上面跑几个来回。”正是这种好看的蓝花布花费了张琴5年心力。
     2001年,当她决定投身研究蓝夹缬的时候,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尚隐没在艺人的沧桑记忆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张琴开始了她的田野调查,穿行于浙南温州周边,走访一个又一个地方,询问一个又一个老艺人,她勘定了蓝夹缬的流布区域,对其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记录,并在大量的实物基础上,指出蓝夹缬的主要纹样是当时流行的戏曲。10多年前,一位前辈在浙江省温州考察乡土时曾问过张琴:“田野调查十分辛苦,你依靠什么去坚持?能够坚持多久?”她回答:“死心塌地。”她心甘情愿地在这条路上探索了十几年。
     投身夹缬 义无反顾
     “不是亲历者,其实是麻木的。”张琴说。2001年7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到乐清市中雁荡山区的黄檀硐村调查靛青工艺。但是她在记录时,发现村子里的老人们对于二三十年前的靛青往事已记忆模糊,而夹缬在年轻人的记忆里更是空白一片。张琴也曾是这批年轻人中的一个,她并不知道靛青是用来做什么的。老人说,靛青是用来染制夹被的,而她又不知道夹被是什么。童年里看到的蓝花布是碎片化的,因此“记忆很容易被岁月掩埋”。担任记者期间,张琴曾连续作了两期蓝夹缬报道,但是她并没有意识到她会和蓝夹缬结下更深的缘分。“你从媒体的角度去做,我从专业的角度去做。”一位学者毫无恶意地回答对张琴的角色变换起到了催化作用。于此,她下定决心,从做过的选题中找出一个选题做深、做透。当时有3个选题摆在她面前,即活字印刷、蓝夹缬和造纸。最终她选择了蓝夹缬。选择活字印刷和造纸都要受种种制约,唯有蓝夹缬没有人愿意去做。现在回想起来,张琴说,有时候是自己的选择,也是天意的安排。选定做蓝夹缬之后,张琴就朝专业的路线去做了。她很尊崇的一位前辈是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于是买来费孝通的著作,研读了好几年社会学理论,然后她又学习日本的工艺口述史经验,并努力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张琴是一名传统印染和戏曲纹样的收藏者,但她更是一位民间文化研究者。2005年2月,她完成了蓝夹缬的前期调查工作,受一家知名杂志的号召,她卖掉温州的房子,义无反顾地来到北京。就像一场赌博,她为了蓝夹缬压上了自己的一切。5年来,她都没工作,不是不愿意找工作,而是她找到了一条幸福的道路。虽然也是北漂一员,但她却有着自己心灵的根据地。2010年8-9月,中国蓝夹缬艺术展在张琴的筹划组织下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展出。21世纪初,张琴的著作《中国蓝夹缬》和《蓝花布上的昆曲》将蓝夹缬的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是她赋予了“蓝夹缬”第二次生命。
     十多年前,她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和蓝夹缬走得如此之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她为了回赠如歌谣般美丽的夹缬,赐予其蓝,蓝夹缬得以定名,并且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她说,蓝夹缬改写了她的生命,而她为我们留住了历史的最后一抹靛蓝。“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这两句描写恋人相思之情的诗句,或许可以用来形容张琴对民间文化的热爱与痴迷。10年蓝夹缬研究,她完成了一次艰难而纯粹的蜕变。
    矢志壮大民族文化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日本走在我们前面很多年。一直都有个人的力量在做民间文化的调查和保护工作,但那力量始终微弱。”这是张琴的个人感受,也是对时代的个体解读。20世纪50年代,日本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的久保麻纱女士,为了收集蓝染土布,走遍了中国地图上所有带“蓝”的地方。日本民间文化研究者,曾数次组团来到我国大陆研究蓝夹缬。据说,他们要证明日本的红色印染并不是从中国传承过去的。我国大陆地区则是伴随新千年的到来才逐渐唤醒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忆。对于这点,张琴言语间明显渗透着作为国人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警惕意识。
     张琴现为中国民间美术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目前除负责筹建印染专题博物馆外,还在全国设点传承有代表意义的民间纺织、印染技艺。她在继续关注着蓝夹缬,她要探究历史上复色染变成单色染之谜,同时,她也在作民间染织绣工艺品和戏曲图像的收藏研究,已有大量收获。自始至终,张琴的关注方向始终未变:那些普通人在日常生活里的向美之心,那针线间携带的中国民间的活泼生气。
上一篇:一个人的夹缬路
下一篇:夹缬布上的别样风情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