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70825_566106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之友》

《科学之友》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大众理解科学。

文章数
分享到:

终于等到你 “长途漫游费取消”

2017-08-25 09:37:00

  生活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父母给远在外地的孩子打电话总是长话短说:好了好了,不说了,我这儿漫游呢,话费太贵,快挂了吧;长年在外务工或工作地点不固定的人,频繁更换手机号,亲戚朋友通讯录保存着他们许多个号码,都不知道打哪个号能联系到??相信这些苦恼一定困扰着不少人,但不要着急,这些困惑将在2017年10月1日被一一化解。

  “话费中的‘化石费用’——国内长途漫游费,终于要退出通信历史舞台了。”这条消息一出,立刻成为人们街头巷议的热议话题。收了23年的长途漫游费,如何退出通讯舞台?运营商将如何应对?对我们的生活会带来什么影响??这些都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话题。

  国际长途也“降”字当头

  网速慢,费用高,一直是老百姓的痛点,也是总理的关注点。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2017年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信令枪一响,运营商迅速行动。3月7日,三大运营商集体表态:将于2017年10月1日起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这个收了23年的“化石费用”终于要跟我们说再见了。

  对于百姓来说,最关注的当属如何“降费”。中国移动表示,将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10月1日起全面取消国内手机长途漫游费。同时,他们还承诺降低国际长途资费,下调重点方向直拨国际长途资费。另外,降低企业接入专线价格,推出“双创宽带”产品和优惠套餐,降低“双创”企业互联网接入成本;下调“一带一路”国家语音和流量漫游资费,将“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漫游语音资费下调至0.99元/分钟。

  中国联通也将于2017年10月1日起,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与漫游费;同时,进一步降低国际长途电话与国际漫游资费水平,并大幅度降低面向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

  中国电信也表示,从2015年4G 业务上市起,中国电信所有4G 套餐均为长、市、漫一体化套餐,目前已有60% 用户选择使用。2017年10月1日起将全面实施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2017年推出六大新举措,持续推进提速降费。据悉,中国电信将于2017年年内下调北美、欧洲、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等方向的国际长途资费。

  漫游费的“三世三生”

  所谓漫游费,指的是机主身处外地(号码归属地之外)时,使用手机向号码归属地以外的地区拨打电话的费用。它诞生于1994年,那时的“手机”还叫“移动电话”。从那时起,漫游费便开启了它的“三生三世”。

  第一世:为“平衡”而生。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移动通信事业刚刚起步,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资费高,东部地区竞争大、资源多、用户多,所以资费相对低。为防止东西部地区移动通信事业发展更加不平衡,1994年原邮电部发布通知,在漫游状态下,移动电话需收取0.6元/分钟的自动漫游费。东部地区号码在西部使用,占西部网路,收入归东部,加收漫游费,以此来平衡不同地区发展的差距。

  第二世:为“利润”而生。随着技术发展,三大运营商管理优化,国内漫游费并不需要比本地通话投入更多。2008年,工信部下发通知将漫游费上限重新调整为0.6元/分钟。2014年,工信部再次下调漫游费,主叫方漫游费0.6元/分钟,被叫方0.4元/分钟。

  第三世:为“管理”而生。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流量取代语音成为运营商主要收入模式。智能手机和4G 互联网普及,微信等软件出现视频和语音通话,主流套餐已经取消长途漫游费,漫游费使用成本已经微乎其微,同时,漫游费收入逐步萎缩,仅占运营商很小一部分。今天的漫游费不再是收费项目,而是一种划分各类用户的管理手段。通过漫游费区别各类套餐产品,形成现有的管理体系。

  取消漫游费按下“快进键”

  三大运营商全面实施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并明确时间表,消息一出引发各界高度关注,“太好了,终于告别漫游费了。”鼓掌的同时也有网友发出质疑:“为什么全面取消要等到10月,为啥不能下月就取消?”

  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全国一体化资费推行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首先来源于运营商历年来累计推出多种不同套餐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各地方的在用套餐累计有成千上万个,取消国内长途漫游费对运营商来说,意味着需要对全部现存套餐进行梳理和修改,这无疑将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

  通信业观察家项立刚也指出,对于套餐资费的变化,运营商需要时间来对计费系统进行改造。“各种不同套餐数量巨大,最多的时候有上万种之多,即便经过套餐简化,目前比较多用的也有数百种之多。每一种套餐都需要重新梳理,仓促调整有可能影响计费,比如带来计费不准确,严重的话有可能影响服务体验。”

  与此同时,对于老套餐用户的引导升级,至推出新的更优惠套餐来吸引用户更替老套餐,这也需要时间。项立刚指出,一些用户的老套餐基于当地或者当时的情况,有的可能在其中某项业务功能上远低于全国统一标准,比如10块钱本地语音随便打。项立刚指出,对于这部分套餐及用户,不可能简单一刀切取消,都需要花时间才能做好针对性工作。

  中国移动相关信息显示,针对此次全面取消国内手机长途漫游费,该公司将立即着手进行的准备工作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套餐梳理。“此次资费调整,需要对每个套餐逐一制定调整规则,工作量很大”。二是系统改造。要改变计费规则,完成计费系统的开发、改造和部署,需要开展大量的系统调测准备和业务测试工作。三是客服准备。需要对客户服务工作作精心部署,并加强对客服热线、移动营业厅等一线服务人员的培训。

  百姓有话说

  对于在外地上大学的小郝来说,取消漫游费无疑是大快朵颐的好消息。“长途和漫游费一直是用户手机话费中不小的开支,尤其是长途费,随着国内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外出求学、务工以及出差旅游成了普遍现象,长途+ 漫游带来的高昂话费成了很多人外出通话时长话短说的原因之一,如果取消长途和漫游费,着实会为不少人减少不少话费。”小郝谈及这些,不免喜上眉梢,“同时,父母不再担心高昂的长途费。生活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父母给远在外地的孩子打电话总是长话短说:快挂了吧!长途费挺贵的!长途费的取消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因亲情之间的通话带来的成本,或许以后再打电话你就可以和父母说:爸妈,没事,现在没有长途费了,打电话很便宜的!”

  对于长年在外务工的王先生来说,取消漫游费可以为他省钱、省时。“到了外地第一时间就是先办理个当地的号码,而老家的号码有时候也不得不保留,这样两个号码不仅带来了使用的麻烦,每月两份话费开支也成了不小的负担,而且有些外出务工的人经常换工作地点,上半年在这个省,下半年或许又到了其他省份,这也使其不得不经常换号码,长途和漫游取消后,对于外出务工的人是个好消息,一个号码就可以走遍中国。”

  长期在旅游网站工作的梁女士认为,取消漫游费将更有利于人们自由旅行。“尽管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日益成为旅行中重要的交流、沟通渠道,但打电话依然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当人们在旅途中遇到困难,急需求助时,打电话仍然是最便捷、快速的方式。据了解,手机资费已经影响到消费者的旅行体验。我们网站调查数据显示,41% 的受访者认为旅途中通话费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减弱了旅游兴致;36% 的受访者表示减少了接打电话的次数,一定程度上成为旅游中的烦心事。在这一利好带动下,40% 的人计划提高旅游频次,旅游意愿增强;45% 的人认为不用再担心停机,将带来更好的旅行体验。”

  运营商各表其态

  中国移动总经理李跃表示,对收入和利润的影响是一个动态过程。资费下降,会激发客户需求,实现“薄利多销”。他表示,如何下好全国一盘棋,这对运营商来说是一个很大挑战。

  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表示,取消长途漫游费对管理体制和对整个公司的运营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因为中国联通起步比较早,整体来说影响不会太大,希望通过业务创新转型、产品优化升级,通过行业信息化服务的提升,以及在创新领域的举措与突破,特别是未来面向信息服务产业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各个新型业务的发展弥补这部分损失。

  不过在资深电信分析师马继华看来,这几年语音业务日渐式微,在运营商收入占比越来越小,对运营商利润影响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6年开始,三大运营商就在部署取消长途漫游费,并陆续取消了在售的一些包含长途漫游费的套餐。

  专家来把脉

  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认为,取消漫游费,顺应民生期待,利惠于民。目前,多数4G套餐已经没有长途和漫游费了,所以资费调整受益最大的是旧套餐和套餐外用户,约5400万人,每个用户每年节省约50多块钱。

  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流量经营将成为竞争焦点。自网络提速降费提出以来,我国固定宽带网速得到大幅提升,333个地级行政区和直辖市建成光网城市,光纤宽带用户占比提升到76.6% ,进入全球前三位;4G 用户数从2014年底不到1亿增长到目前7.7亿户,占全球4G用户的一半以上;两年来,网络资费水平持续下降,全国固定宽带平均资费水平降幅达86.2% ,移动宽带流量平均资费降幅达64.7% 。

  经济学家李稻葵说,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是大势所趋。欧盟也将于2017年6月起取消成员国之间的手机漫游费。对运营商来说,当下更重要的是如何打好流量经营这张牌。中国联通特别指出,2017年将重点围绕青年、学生、网民等流量需求大的消费者,加大数据业务定向优惠力度。以流量消费为重点,全面推出系列产品业务,创新消费模式。

上一篇:科学释疑问答
下一篇:“会销”骗局大揭秘,让健康来得简单些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