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70825_566119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之友》

《科学之友》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大众理解科学。

文章数
分享到:

科学释疑问答

2017-08-25 09:44:00

  煮饭方法不对会吃进“砒霜”吗

  河南许昌的胡女士问:看到一篇题为《中国人最常用的煮米饭方法,让你吃进了最多的砒霜》的文章引用英媒的报道,说一位研究大米的北爱尔兰学者安迪·马哈尔格教授在电视节目中做了实验,结果显示人们惯常煮大米的方法,会令砷(俗称砒霜)残留在米饭里。安迪教授最后建议大家,应先将大米用水浸隔夜,第二天把水倒掉,再加水煮饭,这样大米中的砷残留物就大为减少。这种说法可信吗?

  @专家解答:不能把砷完全等同于砒霜,我食品安全标准中对砷含量有着严格的规定,符合标准的大米对人体健康几乎无影响,大家无需谈“砷”色变。

  首先,农业部在各地都有农产品风险评估中心,通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大米,砷含量极低;其次,对砷含量的控制主要靠环境控制和质量检测,比如避免工业污水灌溉农田,加强土质、水质、稻米的风险检测,靠煮饭的环境或条件来解决作用不大;再者,过度浸泡大米会造成营养的流失,导致大米变质。平常煮饭时,洗米、换水几次就行,浸泡别超过半小时。

  常吃鸭脖易得淋巴癌吗

  河北保定的谢先生问:鸭脖是备受青睐的休闲食品,网上却传言,鸭脖上面淋巴很多,而淋巴是用来排毒的。因此,多吃鸭脖不利于人体健康。鸭脖还能吃吗?吃淋巴就一定会得淋巴癌吗?

  @专家解答:淋巴是一个免疫器官组织,主要在哺乳动物身上比较发达,在禽类身上已经都退化了。这些退化的淋巴结只有在大腿根或者腋下才有一些,而且都很小了,基本上可以忽略,所以在鸭脖子上看到的这些肉球不是淋巴。网上的说法显然是错的。

  吃淋巴就一定会得淋巴癌?这两者是没有必然联系的,现在也没有科学的数据和医学的数据支撑这个结论。如果你多吃一些东西的话,别的东西可能就会少吃,我们还是建议均衡饮食。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如此才会减少癌症的发生。

  吃长黑斑的红薯是否会中毒

  天津和平区的龚女士问:一直盛传长黑斑的红薯千万不能吃,因为它受到黑斑病毒的污染,食用之后会有剧毒,对肝脏、肺等都有损伤。长黑斑的红薯还敢吃吗?

  @专家解答:并不是所有长黑斑的红薯都有黑斑病。红薯黑斑病病原是一种囊子菌,属于真菌,寄生在红薯表层,使病薯局部发硬并有黑褐色或者黑色斑块,黑斑部位闻起来有明显的苦味,用手轻轻抠一下,里面有明显的黑色薯肉。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只有薯皮部位有黑斑、薯肉部分并无黑色物质的红薯,这并不是传说中可怕的黑斑病,只是一般的红薯黑痣病,去除皮中的黑色部分,是可以食用的。黑斑病红薯中的有毒物质,甘薯酮和甘薯酮醇在黑斑处,确实含量非常高。在病斑交界组织一厘米以外,有毒的物质含量基本不存在。因此,削去黑斑及周围部分,剩下的依然可以食用。

  塑料薄膜做紫菜不靠谱

  北京大兴区的何先生问:网上视频疯传新买的紫菜“半透明”“嚼不烂”,还有一股“腥臭味”,认为是用黑色塑料袋制作的假紫菜,这样的推测靠谱吗?

  @专家解答:目前未发现紫菜样本中存在塑料薄膜制假的现象。单层的紫菜本身就是半透明状,腥臭味也是海产品固有的味道,而嚼不烂有可能是因为紫菜太“老”了。紫菜一般在每年的白露节气开始播苗,管理到位的话,每年可以采收四五茬,其中第一茬紫菜质量最好,口感最佳,最后一茬的紫菜品质最差,口感更韧。

  通过泡发和火烧两种方式可以轻易分辨是真紫菜还是塑料袋。真紫菜吸水后会胀大,塑料袋则不会。真紫菜点燃后无味或有淡淡咸味,塑料袋则有刺鼻化学气味。

  应对倒春寒 “春捂”才是硬道理

  山西晋城的赵女士问:春季天气多变,容易诱发流行性感冒等季节病,此时要注意做好“春捂”,而如何科学“春捂”呢?

  @专家解答:春捂要捂得恰到好处,否则会不利于健康。一般日平均气温在10 ℃以下时就需要捂;若得知冷空气即将到来,就需提前一两天先增添衣物捂起来;气温如果升幅不大就尽量少减衣;不要气温暂时升高就马上脱掉冬装,更不要急着只穿单衣,但也不能被厚厚的棉衣一直捂着,以防捂过头;等气温稳定以后,气候确实暖和了,应按从上到下、从外到里的顺序慢慢减衣服。

  捂的重点在背、腹、足三部位。背部保暖可预防寒邪入侵,减少感冒发生;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足最易受到寒邪侵袭,足部保暖才能使身体真正暖和起来。

上一篇:小心这些谣言害你减了个假“肥”
下一篇:终于等到你 “长途漫游费取消”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