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城市?——信息化的城市体系,如何带来美好生活?--中国数字科技馆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

开博时间:2019-09-06 16:50:00

《科学通报》是主要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高水平和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报道及时快速,文章可读性强,力求在比较宽泛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影响。

文章数
分享到:

未来城市?——信息化的城市体系,如何带来美好生活?

2022-06-28 16:08:00

  在近期发表于《科学通报》2022年第1期的文章中,清华大学武廷海、李嫣与香港大学宫鹏将未来城市(Future Cities)视为一个新概念,从体系(System of Systems)的视角剖析未来城市的基本特征、内在机理和创造路径,对“未来城市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

新概念,视角剖析,特征,创造路径

  体系的概念与城市息息相关。

  与城市有关的体系概念源自1960年代的城市地理学。工业革命以来,城市成为生产的中心,为了开展整体性的规划和建设,地理学家用体系来理解某个区域内相互复杂关联的城市(镇)群:每个城市被视为一个系统,它们又共同组成一个系统之系统,也即城市(镇)体系。

  19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大规模的复杂系统组合成为普遍现象,体系工程(System of Systems Engineering)被正式提出,并日益得到广泛应用。时至今日,信息革命对城市中能源、交通、环境、健康等各个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多系统之间的交叉和关联日益复杂,频繁的互动正在成为城市演进的主要推力,城市已然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

  从多个城市形成一个体系,到一个城市被看作一个体系,技术变革正不断推动着城市体系内部的各个系统本身以及系统之间交互的复杂化。

未来城市,体系概念,体系,供需关系
体系概念与未来城市

  未来城市即体系

  信息的空前快速流动与相互作用是多系统间的关系增强、未来城市构成一个体系的根本原因。

  信息深度渗透在实体空间和人类社会中,能源、交通、人居、环境、健康等系统被数字化,“人”成为“人+信息终端”。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性、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人与各系统之间的交互性大大提升,人的需求被更深入地感知、挖掘,各系统之间形成更综合的协同、合作,能够针对需求更精准地匹配供给。

  可以说,信息空间的扩展,在根本上影响着城市中的供需关系平衡。

  未来城市的创造

  由于未来城市具有明确的体系特征,未来城市的创造必然是综合性(跨学科)和实践性(落地实施)并重的,在多系统交互的基础上,集成和迭代是其中的关键点。

  未来城市的解决路径不仅包括技术手段的创新,也包括社会组织和运营方式的革新。未来城市不是建筑与技术的总和,其创造必须围绕人本身展开,回归日常生活,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本质上,未来城市概念探讨的是城市如何满足人们对未来发展和美好生活的需求。当前,亟需运用“体系思维”来认识、规划、建设未来城市,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自《科学通报》

上一篇:全球变暖,青藏高原的苔原气候将变为……?中国其他地区又如何?
下一篇:华中科大郭新课题组评述:聚合物基固体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