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71012_614615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

开博时间:2017-09-29 13:54:00

《世界遗产》杂志是中国唯一一本图文并茂对全球世界遗产事务进行全方位深度报道的专业性科技期刊。

文章数
分享到:

朝鲜族农乐舞:跳过岁月的山村广场舞

2017-10-12 10:32:00

神奇秀美的长白山,以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着自然美景,绽放着古朴而典雅的艺术之花。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就是长白山下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奇葩。20099月,朝鲜族农乐舞成功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成为我国唯一的舞蹈类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将民间活动搬上舞台

朝鲜族农乐舞,来源于古代的农耕歌舞,是朝鲜族人民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创造的乡土气息浓郁的民俗艺术。

早在20世纪30年代,名叫韩成俊的艺人将农乐改编为舞蹈搬上了舞台。194612月,当时的延吉县(如今的龙井市)八道村25名农民组成文工团,在舞台演出“农乐舞”。1948年,和龙县头道镇以“互助组合”成员为主体,组成了北山村业余剧团,由他们表演舞台化的“农乐舞”。

河兑镒在延边歌舞团农乐舞表演会上表演

19483月延边文工团(19531月,改称延边歌舞团)的成立和1957年延边艺术学校的创建,为舞台艺术化农乐舞的诞生和普及奠定了基础。1951年,延边地区的农乐舞迎来了转换期,当时创作的舞蹈《农乐舞》是农乐舞舞台艺术化的起点,赵得贤和河兑镒是代表性艺术家。从此,朝鲜族农乐舞历经数十年的岁月,以崭新的面貌在东北三省朝鲜族聚居区普及和传播开来。

多姿多彩的农乐活动

朝鲜族传统农乐舞类型比较多样,大致分为祈愿农乐、都列(劳作)农乐、乞粒农乐、演艺农乐等四种。吉林省安图县新屯(解放前叫岛安沟)农乐的踩地神是典型的祈愿农乐,还包含了乞粒农乐的色彩;辽宁省桓仁县的农乐是乞粒农乐的一种;黑龙江省密山县的农乐是典型的演艺农乐。

辽宁乞粒舞传承人

秋收农乐舞

踩地神是过去农民们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期间进行的用力踩地以慰劳地神,除厄祈福的节日习俗。新屯村从正月初三开始进行农乐游戏。初三这天,农乐队先在村子里举着农旗进行农乐游戏,之后到村里的主山祭祀山神与地神。最后,返回村里挨家挨户踩地神。

精彩绝伦的象帽舞技艺

通过传统节日和各类民俗活动,朝鲜族农乐舞以集体舞或壮观的广场舞形式得到展现。其中象帽舞在农乐舞中表演技巧和艺术价值最高,最为引人瞩目。

象帽是跳农乐舞时头上戴的帽子及固定在帽子顶部的羽毛和飘带的统称。中国朝鲜族象帽上的飘带原来是白色,如今演变为彩色,由最初的单彩带变成双彩带、三彩带,而且彩带分成了短、中、长三种。其中,最长的象帽飘带由原来的10余米,延长到现在的32米。象帽舞的甩帽动作以平甩、左右甩、立甩为主,其“穿圈法”、“三彩带甩动法”、“短、中象帽飘带交替甩动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表演技法。

金明春

朝鲜族农乐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金明春堪称“象帽舞大王”。金明春1957年出生于汪清县百草沟镇,他从小对农乐舞非常感兴趣,曾经跟随几位舞蹈老师学习了农乐舞技巧。2012年曾带领千人农乐舞队,成功挑战世界吉尼斯纪录。金明春作为传承人探索农乐舞的继承和发扬,研究舞蹈动作,摸索象帽等道具的制作工艺。他是目前全国唯一能够甩动32米象帽舞彩带的演员。

如今,朝鲜族农乐舞保护已纳入到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按照“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的宗旨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保护规划》,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保护和传承体系。

朝鲜族农乐舞实现了传统的回归,在国内外艺术舞台频频亮相、扬名四海,走向了新的飞跃之路。

上一篇:数以亿计的墨西哥帝王蝶迁徙神话
下一篇:夏威夷群岛上有一种可爱又神奇的植物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