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81228_903700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

开博时间:2017-09-29 13:54:00

《世界遗产》杂志是中国唯一一本图文并茂对全球世界遗产事务进行全方位深度报道的专业性科技期刊。

文章数
分享到:

一个人和一条河:走在遗产的时光里

2018-12-28 22:00:00

一条河流承载着什么?在一位固守运河五十载的摄影师汤德胜的镜头里,它是河上来来往往的帆影货运,是沿河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生活细节,是时代变迁旧影成殇的感伤情怀,更是洪灾之下人与天斗、与地斗的不屈精神……

 

1970年,大运河苏南段,苏州到无锡的途中。当时农民种两季稻,家家户户都是通过木船运输水稻回家。

1970年,大运河苏浙段。在毛主席的号召下,百万农民疏浚大运河。这项工作要在运河的枯水期完成,工期短,而且枯水期是冬天,挖的都是冻土,所以挖掘工作异常艰苦。但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这份劳作却颇具吸引力,农民们甚至把它当成一年中最欢乐的时刻。因为有饭吃,一个星期能吃一次荤,而且每挖一立方米土还有3毛钱报酬。

1977年,大运河苏州河段。向储粮仓送公粮的知青和当地农民。

1981年,横穿常州城的大运河。上世纪80年代,国家水利部、建设部需要相关资料,汤德胜多次航拍长江大桥。

1983年,大运河常州段。人来人往的古桥和运河沿岸瓦房、垂柳、钓鱼人,勾勒出一幅江南鱼米之乡的富足与闲情。

1991年,江南重大洪灾常州现场。常州运河段重要堤岸决堤,洪水泻入城区,解放军战士搭起人桥,用泥袋堵塞决堤口。这张照片当年被新华社评为优秀作品。

1999年,运河边上的教堂。运河沿岸零星建造了一些教堂,尤其是江浙一带比较多,运河的沟通带来了海外文化。

2001年,大运河山东与江苏交界处。尽管陆路交通已非常发达,但水道运输依旧是泥沙、石头及各种建筑材料的首选方式,运河上船队繁忙依旧。

2003年,湖州。大年初一的清晨,运河边上的老居民祭桥神。大运河沿岸伴生了丰富的庙宇和祭祀文化。

2009年,大运河无锡段的城区运河。这张照片展现了运河新姿。河中留存的一个古庙,依旧有周边百姓来祭拜。

汤德胜其人

1947年出生于江苏省常州武进县。国家一级美术师,两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得主。50多年来进行大运河沿岸的人文景观专题创作,曾当选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我的家在运河边,一开窗就是平缓流淌的运河水。每个清晨与傍晚,轮船的马达声、号子声、纤夫的吆喝声,还有鹅鸭的‘歌声’伴随着我的成长。我们喝着运河水长大,运河被我们称为母亲河。”汤德胜是一位年近70却依然矍铄的老人,他对于运河的记忆,从懂事起就开启了。

50多年来,汤德胜拍摄了27000多张运河照片。这些底片是他如生命般珍贵的财产,按照不同时期、不同题材整齐码放在他工作室一座如一堵墙般厚重的铁格子里。因为都是胶片,它们占据了极大的空间,尽管如此,他也没有为了拍摄简便而选择数码相机,他喜欢胶片的质感,是坚持使用胶片拍摄的极少数摄影师。这种坚持令人动容。于大运河也是如此。

本文来自《世界遗产》

上一篇:云台山:凭啥成了施秉喀斯特最具代表性的区域?
下一篇:运河粮仓:考古发掘揭秘漕运历史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