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91229_935284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

开博时间:2019-07-02 16:24:00

《中国中药》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与研究动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最靠谱的中医药知识平台。

文章数
分享到:

关于汤药的来龙去脉,服用的注意事项,看这一篇就够了

2019-12-29 18:42:00

  汤液即汤剂,见《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等篇,就是说把药物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内服,这是中药最常用的传统剂型。

  汤液吸收较快,易于发挥作用,常用于新病急病。

  《圣济经》曰:“汤液主治,本乎腠理,凡涤除邪气者,用汤为宜,伤寒之治,多先用汤者以此。”

  元代著名医学家王海藏(好古)在《汤液本草·东垣用药心法》中也说:“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说的是汤剂能荡涤病邪,迅速发挥疗效,适用于大病。如麻黄汤去风寒、大承气汤荡涤里实热邪等。

  《千金要方》序中也写道:“凡古方治疾,全用汤法,百十之中未有一用散者。……卒病贼邪,须汤以荡涤。”

  《圣济经》亦言:“汤液主治,本乎腠理,凡涤除邪气者,用汤最宜。伤寒之治,多先用汤者以此”。

  清代著名医学家汪昂编撰的《汤头歌诀》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便于初学者习诵。

  其第一节补益之剂,就载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除却半夏名亦功,或加香砂胃寒使。”这一汤剂为参、术、苓、草四君子,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又如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有“小建中汤”,歌诀曰:“小建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更加饴糖补中脏,虚劳腹冷服之瘥。”

  汤药的历史

  直至近代,汤剂始终是临床用药的最主要剂型。在现代,中药也仍以汤剂的应用最为广泛。汤液在多部医药典籍中一直记载为商代伊尹创制发明的。伊尹何许人也?

  据史载,伊尹是夏末商初之人,《尚书·君奭》记载:“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论语》曰:“大贤唯有伊尹。”《孟子》记载:“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伊尹圣之任者也。”

  由于后世多把伊尹比附圣贤,他的生平事迹甚至生卒地至今也有多种说法。

  《吕氏春秋·本味》中有一段传奇的记载,说:“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抛开神话的部分,伊尹出生在伊水之滨,洪水过后,成为孤儿。

  伊尹自幼被庖人所养,长大后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继承了庖厨技艺,被时人称为“贤”。后来邻国汤王知道贤人伊尹,想了一个主意,“请取妇为婚。有侁氏喜,以伊尹为媵。”伊尹也愿投明主,有侁氏国的国君就糊里糊涂地把他作为随陪嫁的厨师送给了汤王。

  后来伊尹辅佐汤王打败了夏桀,建立商,成为有商一代的开国元勋。汤在位29年后逝世了,伊尹又辅佐其儿、孙理政。据有学者考证,伊尹在商的身份除了在政权为相之外,更为重要的身份他还是一个巫师。

  当时巫、史、医合一,巫师具有崇高的地位,并具有医的功能。

  伊尹是商代第一大巫师,擅长医术,医家都认为伊尹著有《汤液经法》。

  晋代皇甫谧就认为:“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

  明李梴在论历代上古医家圣贤中也记载:“伊尹殷时圣人。制《汤液本草》,后世多祖其法。”

  元代王好古撰有《汤液本草》一书,他坚信汤液就是伊尹所创立的:“殷之伊尹宗之,倍于神农,得立法之要,则不害为汤液。”

  不仅从元代起,在三皇庙中,伊尹已列配享,与上古传说的医家进入医家朝拜的殿堂。还有人将黄帝、神农和伊尹并称为“三圣人”的说法:“隐医医之为道,由来尚矣。原百病之起愈,本乎黄帝;辨百药之味性,本乎神农;汤液则本乎伊尹。此三圣人者,拯黎元之疾苦,赞天地之生育,其有功于万世大矣。”

  但是,对汤液的创制发明,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汤液的创发明绝非是伊尹一个人,或非一个时期。汤液的发明,是无数先民通过千百年的生活实践,从采药、用药与烹调中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

  清代医学家徐大椿,(字灵胎),他的研究著作流传极广,影响极大,有人说他是“中医史上千百年独见的医学评论大家。”这位著名的中医大家认为,汤药是黄帝发明的,他还下了一番考证的功夫。他认为汤液并不是伊尹发明的,而是至商代伊尹时开始盛行而已:“《内经》中所载半夏秫米等数方是已,迨商而有伊尹汤液之说,大抵汤剂之法。至商而盛。非自伊尹始也。”

  黄帝与神农,只是传说人物,他们的功绩是虚无缥缈的传说,伊尹虽不是传说人物,但人们评论他的功绩,无论是“制汤药”,还是“擅烹调”,这些都只是传说,不是历史,没有确切的史料、史迹来佐证。今天看来,争论汤药的发明者是伊尹还是黄帝,没有更多的实际意义,是在浪费时间,是舍本逐末。

  早期的人类多以植物充饥,他们最先发现的是植物药。在渔猎、采矿兴起后,人类又开始使用动物药和矿物药。学会利用火之后,人们才懂得如何把生食变成熟食。夏代制陶、商代制铜器皿技术成熟后,人们又懂得在器皿中烹制食物。

  传说是历史的影子,我们并不完全否定传说的价值,所谓“伊尹发明汤药”,这是人们用中药汤液治病的写照,这个发明源于劳动、源于生产实践。那些虚无缥缈的故事,只能当传说来听,我们更应该明白汤药发明,在治病疗疾方面的重要意义。

  汤药的出现在我国药物史上是一项重大发明,可以说是中医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以前人们服药多是把单味药物嚼碎后吞下,这种方法存在着许多弊端,诸如服用不便、药效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服用药品的数量和种量有限等。而使用煎煮方法引入药物制剂中,克服了这些弊端。

  汤剂的制备简单易行,溶媒来源广,为草本到饮片、单味药转向复味药提供了条件,开启了中药的复方时代,充分发挥配伍作用,以增强疗效、缓和药性;能全面、灵活地根据病人或各种疾病的特殊性,随症加减药物,汤剂进入胃肠后可直接被吸收,迅速发挥疗效。

  汤剂的应用,拓宽了用药的领域,拓展了药物的研究和发展的空间,使中医药理论开始趋于系统化和成熟化,加速了医药学的发展。

  汤药怎么服用?

  汤剂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供内服和外用。内服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清代著名医学家徐灵胎就曾讲:“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反而有害……”就是说,正确的服药方法可以加速病情的好转,而错误的服药方法会使病情恶化。

  首先,讲究服药时间。

  汤药一般每日一剂,煎两次,分2~3次服用,两次间隔4~6小时。也可根据病情酌情增减,如急性病、热性病可一日二剂;慢性病、寒性病可二日一剂。至于饭前还是饭后服用,则主要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和性质。

  一般来讲,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脏腑疾患,则宜饭前服;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治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两小时服;安神药宜睡前服;慢性病宜定时服;急性病、呕吐、惊厥及石淋(小便涩痛,尿出砂石)、咽喉病等须煎汤代茶饮者,可不定时服。

  其次,注意服药方法。

  煎好的汤药是热服还是冷服?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病情、药性、季节、以及体质等多方面来决定。

  一般情况下,属于温中散寒、补益虚弱的药剂,应趁热或将药温热后服用。

  如桂附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吐利腹痛、手足不温等症,方中用人参、肉桂、附子、干姜等温热药物,宜温热服用,以增强温中祛寒的功效;又如温经汤治妇女经行腹痛,得温稍减,方中用人参、吴茱萸、生姜等温热药,亦宜温服。

  另外,还应根据服药季节及患者体质状况决定。

  如寒冷季节、老年人、儿童及孕妇和久病体衰的病人宜将药液温服。

  一些治疗脏腑实热、热入营血、高热惊厥、盛夏中暑等症的清热、解毒、降火的汤药,根据“热者寒之”的理论,宜冷服以增强药物的清热降火、解毒通利等功能。

  如治疗阳明腑实、大便燥结的大承气汤,方用大黄、芒硝等苦寒泻下药,宜冷服以增强泻下通便的功效;又如清热燥湿、凉血散血的清胃散,主治热壅阳明经脉,上下牙痛,牙龈出血,喜寒恶热,口气热臭,口干舌燥,牵扯到头脑,满面发热等实证,方用黄连、生地、牡丹皮、升麻等药,以黄连清热燥湿,以升麻助之;病入血分以生地、牡丹皮凉之,故此药宜冷服;还有具有清热生津功效的白虎汤,主要用于大热、大汗、大渴等,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作用的小蓟子饮,主要治疗小便赤涩热痛、尿中见血等也需冷服。

  此外,对于一些理血活血、舒肝解郁、驱湿除风、通络、驱虫、除积等方药冷服及热服对疗效无明显影响,一般多采用温服;危重病人宜少量频服;呕吐患者可浓煎药汁,少量频服;神志不清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口服时,可采用鼻饲给药法。

  另外,在服用发汗、泻下、清热药时,若药力较强,须注意患者个体差异,一般得汗、得泻、热降后即停药,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清热太过,损伤人体正气。

  汤剂外用有洗浴、熏蒸、含漱等。

  洗浴可用药液洗浴头、身和四肢,直接接触病变部位,发挥其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等作用,多用于治疗疮疹溃疡;眼科洗药,则专用于眼睛局部,有祛风、退翳、明目、消肿止痒等作用,用治目赤翳障、睑缘糜烂等证。

  用汤剂熏蒸须趁热使用,使药气窜入肢体的肌腠筋骨,发挥其祛风、散寒、除湿等作用,适于治疗病邪在外的疾患;含漱汤剂,要使药液暂留在口中,直接分布患处,发挥其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等作用,适于治疗口腔、咽喉等部的疾患。

  《医学源流论》中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因此,正确地煎煮汤药对祛病疗疾、充分发挥药效至关重要。

  怎么煎好中药汤剂呢?

  首先,要选好煎药器具。

  砂锅是煎药器具的首选,这是因为砂锅导热均匀,与药物所含的各种成分不发生化学反应,不会影响药性。一些陶器、紫砂煲也是不错的选择。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全自动家用煎药器”亦是陶瓷制品,有文火武火两档,自动煎药,卫生方便,也适宜家庭使用。搪瓷器皿和不锈钢锅,具抗酸耐碱的性能,可以避免与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变化,一般大量制备汤药时多选用。铝锅、铁锅及镀锡的器具,不耐强酸和强碱,不宜供煎药应用。

  其次,正确掌握煎煮方法。

  加水:一般药物在煎煮前应将药物加冷水浸泡30分钟,使药材组织润湿浸透,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溶解和浸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

  如果是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就不宜过长,在15分钟左右为宜,以免腐败变质。煎煮头煎药时,加冷水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为宜,二煎可加热水,超过药渣1~2厘米即可。

  控制火候:通常先用大火(也叫“武火”)烧沸,再改用小火(也叫“文火”)煎熬,使其减慢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煎煮时间:应按药物的性质而定,解表药头煎煮沸后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药头煎沸后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一般性质的药,头煎沸后煎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各种类型的汤剂均以煎两煎为宜,汤药煎得后,应趁热滤过,尽量减少药渣中煎液的残留量。

  第三,特殊煎法。

  医生开具处方时,对不同药味提出不同的煎煮方法:

  先煎:多为矿石、贝壳、动物角甲类,需打碎先煎30分钟,再入群药同煎,如生磁石、生石决明、生龙牡等,对炙川乌、草乌等需先煎1~2小时,以降低其毒性。

  后下:对含有挥发成分的饮片,为防止有效成分的散失,多为后下,即群药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如豆蔻、砂仁、薄荷等。

  包煎:对含有粘液质较多的种子类及含绒毛较多的饮片及质轻漂浮的粉剂等,为防止药汁黏稠糊锅、绒毛不易滤出而刺激咽喉、药液不易澄出,多采用装入纱布袋入群药同煎,如车前子、旋覆花、蒲黄等。

  另煎:一些贵重药物,如西洋参、人参,以及质地较坚硬的细料羚羊角、水牛角等,单独煎2~3小时,去渣取汁后,再将药渣并入群药同煎,最后将另煎的药汁与群药煎液混合调匀服用。

  烊化:对阿胶、鹿角胶、鳖甲胶等胶剂,打碎后放入容器内,隔水炖化后,再兑入群药煎液中,混匀同服。

  第四,汤药沉淀物不宜倒掉。

  煎好的汤药滗出药汁后,在静置待凉时,碗底常有泥糊状的沉淀物,这些沉淀物不宜倒掉。

  这是因为,中药汤剂所含的成分非常复杂,通过加热煎煮,一些水溶性成分可呈分子状溶于水中,一些脂溶性成分呈乳化状态,一些难溶性物质以微粒状态存于汤剂中,煎好的汤剂是多种成分的混合剂。

  据有关资料,黄连与甘草同煎,其黄连中2个分子小蘖碱和1个分子甘草酸中的两个葡萄糖醛酸的羧基以离子形式结合,于是产生沉淀,其抗菌作用的药效全在沉淀物中,如果倒掉,将大大影响治疗效果。

  汤药沉淀物中,绝大部分为中药有效成分,但也不排除有少量泥沙混入其中,为了保证药效又便于服用,在汤药煎好时,趁热用几层消毒纱布将药汁过滤,滤过的药汁如再出现沉淀物就不要倒掉,可将药液搅混一起喝掉,或在泥糊状的沉淀物稍加一点开水,搅混后服下,以确保每剂汤药的疗效。

  第五,煎糊的中药不能服。

  人们煎中药时,必须注意加入适量清水和掌握火侯,时常搅动,防止煎干煎糊。有时加水过少或人暂时离开,疏忽大意,往往会把药煎干或煎糊。

  如果只是不慎煎干药汁,只要还没有煎糊,马上兑些水再熬片刻,一般仍可服用。如果已把药煎糊,就不能再服用了,必须把它倒掉。

  因为中药饮片大多为植物药,含有生物碱、皂素、鞣质等成分,通过煎煮把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煎熬出来,药煎焦糊后,其有效成分会遭到破坏,或发生一些化学反应,改变原来中药的性质,如果再服,自然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比如苏叶、薄荷等一些疏风解表药含有挥发油,药煎糊后,其有效成分已挥发掉;荆芥是解表药,煎糊以后变成了荆芥炭,失去了解表作用,反而产生了止血效能;蒲黄用于活血,而煎糊后蒲黄炭则有止血的功效,作用恰恰相反;有些滋补性中药如熟地,性微温,味甘,为滋阴养血常用药,如煎糊后就变成熟地炭,能用于崩漏症的止血,而不再起到滋补作用。

  所以,煎糊的中药不能吃,可重新抓药再煎。

  另外,煎药时一定要加足清水,煎药时人不要离开并时常搅动,这样煎出的汤剂,才能保证疗效。

  作者:周满茹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

上一篇:花盆里的草,治胃疼的宝
下一篇:感恩节|你要给谁送去小棉袄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