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

开博时间:2019-07-02 16:24:00

《中国中药》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与研究动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最靠谱的中医药知识平台。

文章数
分享到:

水里加上这样东西,血压稳了、湿气走了,连脾胃都好了!

2022-04-26 08:42:00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是诗人王维的一首送别诗,里面提到的“王孙”也是中草药黄芪的别名。

  除此之外,黄芪也被写作“黄耆”,最早被记录在《神农本草经》中。

  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

  黄芪是医学中常用的一味本草药,也被称为“气血之王”,“补药之王”,民间也常有:“外行人吃人参,内行人吃黄芪”的说法。可见,黄芪的在众多药材中的地位很高,同时,药效也十分显著。

  《旧唐书·方记传》中记载了就这样一则用药案例:

  唐朝的时候,许胤宗在南陈新蔡王,手下任职做官时,有一天,新蔡王的母亲柳太后,突然之间中了风,卧床不起,说不出话来。很多名医开方治疗,都没有效果。柳太后又因为口噤不能服药,眼看着,病情逐天加重,众医都束手无策,而新蔡王更是十分着急。这时,许胤宗提出热气熏蒸治疗法,即命人把黄芪和防风两味药熬煮成汤汁,装入几个大桶中,放到柳太后的床下,顿时烟雾蒸汽弥漫开来,当天夜里,柳太后便可以说话了,几天之后,病情就全好了。柳太后突然中风,是由于年老体弱,气血失调所致。而黄芪具有补中益气,调理气血,固表防风,促进血液流通的作用。再加上热蒸汽,可以促进津液循环,气血流通。所以,柳太后的病情能够很快好转起来。

调理气血,固表防风,补中益气

  认识黄芪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经,肺经。属于豆科类植物,和当归一样,都是根部入药。在制药的过程中,会刨去它的须根和跟头,切片晒干。同时,它喜寒凉,耐寒耐旱。通常生长在干旱缺水的地方,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地区。其中山西浑源,甘肃陇西生长出来的黄芪,根部饱满,色泽好,均被称为“黄芪之乡”。

  黄芪除了被用于药方方剂中,也可用于食疗或者拿来泡水喝,具有调补中气,活化气血的功效。同时,用黄芪泡水,可以稳定血压,祛除湿气,还能调理脾胃。

  入药机理

  稳血压:

  在中医里面,高血压的病症是由于“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所导致的,也就是肾气,脾气虚弱,这时,阳气上不去,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再加上气虚阳虚,引起痰湿血瘀,会导致气血流通不畅。这就好比,在井里面取水,冬天水位下降,加上气压降低。原来的水泵压力已经没有办法正常取水了,只能通过增强水泵的压力,增加动力,来实现正常的供水需求。

  同样的,在出现大脑供血不足,气血瘀滞,流通不畅时,身体会立刻接受到这个信号,为了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会通过增加血液的压力,促使血液正常流通,循环到身体各处,以维持营养均衡。

  而黄芪正好具有调理气血,补中益气的作用,气补上来了,阳气上升了,便可以推动血液循环,无需额外增加动力。所以可以起到稳定血压的作用。

  同时,从中医的辩证学观点来看,任何药物的使用,都有两面性,均需注意用量。一旦过了量便会带来危害,在使用黄芪降血压的时候,若是黄芪用量太过,则会导致补升益气太过,反而会对血有损伤,甚至会出现低血压的症状。一般,在用黄芪降血压时,建议15克左右,如果超过30克,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

  黄芪枸杞水:黄芪9克,枸杞子15克,用开水冲泡10到20分钟,早中晚各一次,当作茶水喝。

  除湿气:

  人体内湿气的形成,主要是进入我们胃部的水液,无法及时通过经脉,流通到身体各部,堆积在脾胃里面所致。从中医上来说,根本原因是脾胃虚弱,阴盛阳虚。这就好比在一个大的锅炉里面,烧开水,水烧到了一半,柴火不够了,火气不旺,水就没有办法烧开,无法变成水蒸气,散发出去。并且,当体内湿气多到一定的程度时,又会使得脾胃更加虚弱,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疾病。

  黄芪性温和,且主要作用部位就是脾胃,能够很好的中和寒湿,驱除阴邪,散发湿气,相当于及时在锅炉里加了柴,火烧得旺了,水很快就能被烧开,变成水蒸气散发到房里的各处。就达到了除湿气的目的。

  黄芪薏米茶:用黄芪10克,炒薏米30克(把薏米过水沥干,水分控干后,放入平底锅中,炒至大约20分钟左右,直到有香气发散出来,并且表面微黄即可)。把二者加在一起,用开水冲泡,早晚各一次,便可以去除湿气。

  黄芪大枣茶:生黄芪15克,当归5克,大枣3枚,生姜两到三片,开水煮20分钟,可以代茶饮。

中和湿寒,黄芪薏米茶

  调脾胃:

  前面提到,黄芪具有补中益气,活血化瘀,祛除湿气,疏通经脉的作用。所以说,黄芪一方面通过调补脾气,一方面通过驱除寒湿,来达到调理脾胃的目的。气补上来了,脾就不虚弱了,湿气去除了,胃部就温和了。这样,进入胃部的食物,就能及时被消化,水分也能很快流通到各处,气血流通,代谢也会好很多。

  山药黄芪茶:黄芪3克,党参3克,茯苓3克,山药3克,陈皮3克,每天用开水冲泡10到20分钟,早中晚各一次,代茶饮。

  黄芪桂枝茶:黄芪6克,桂枝9克,白芍18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6个,饴糖30克左右。用水慢火煎30分钟左右,早晚各喝一杯。

  其他用处:

  除了上述功效,黄芪还有促进代谢,利水消肿等作用。

  同时,现代医学表明:黄芪中主要含有皂苷,黄酮,多糖,以及氨基酸等化学成分,能够增强免疫力,抗疲劳,保肝,以及抗衰老等功效。

  注意事项:

  黄芪泡水三不要:

  1.不要用冷水冲泡,低于70度的水,不能使黄芪中的营养成分渗透出来;每次泡水的用量在5到10克为宜。

  2.不要只冲一遍就倒掉,营养不能全部被泡出来,无法发挥药材的最佳药效。

  3.泡好的黄芪水不要隔夜喝。

  五类人群不宜服用

  1.怀孕的人不能喝。

  2.感冒发热的人不易服用。

  3.有热症的人,不适宜服用。

  4.在经期不适合喝。

  5.肺结核患者不适宜使用。

本文来自《中国中药》

上一篇:湿热体内藏,痛风、湿疹、类风湿关节炎全找上来,二味药就解决
下一篇:一把黄土,可以止血止泻,现在很难见到了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