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70427_483872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心理与健康》

《心理与健康》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帮你了解心理知识,浏览心理世界,拨开心理迷雾,树立心理淤积,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

文章数
分享到:

和病魔来一场“声东击西”的游戏

2017-04-27 14:32:00

  综合医院常见躯体化症状分布及特点

  躯体化症状临床表现多样,神经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自主神经系统症状、疼痛等均是常见的躯体化症状和主要就诊原因。

  躯体化症状可能仅为单一症状或同时涉及多系统的多种症状,包括:

  ● 循环和呼吸系统,如胸闷、胸痛、心悸、呼吸不畅、咽部异物感、喉部或胸部紧缩感等。

  ● 胃肠道症状,如胃痛、饱胀、腹部不适、腹胀、纳差、打嗝、反酸、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 假性神经系统症状,常因头痛、头晕、吞咽困难、抽搐、步态不稳、视物模糊或复视、瘫痪或肌无力、失聪等假性神经系统症状,以及瘙痒、烧灼、刺痛、麻木、酸痛等异常皮肤感觉而至神经科就诊。由于面神经走行复杂、感觉敏感,故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患者躯体化症状比例较高。

  ● 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如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生殖器及周围不适、性冷淡、勃起或射精障碍等。

  ● 疼痛及全身性症状,如腹部、背部、关节、四肢、直肠等疼痛症状,以及疲劳、无力、睡眠障碍、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躯体化症状也可以累及任何系统或器官,与焦虑症或抑郁症一样,可单独出现,亦可出现在心脏病或癌症等疾病患者中,女性多见,病程常呈慢性或波动性,严重者预后欠佳。

  躯体形式障碍的“前世今生”

  迄今为止,躯体化症状的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发生、转归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应激事件、人格特征、认知特征、注意偏向、归因方式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社会心理因素和认知特征较受重视。

  环境因素和生活应激事件。父母的不良健康状况以及父母或其他长辈对疾病的态度,均可增加儿童躯体化症状的易感性。部分躯体化症状患者早年有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病史,众多不良躯体化症状源自生理疾病期的记忆,童年期过度保护或缺乏照顾均为躯体化症状的促发因素。童年期创伤经历,如身体虐待、性虐待等亦是躯体化症状的常见诱发因素。部分躯体化症状患者可同时伴有社会、人际或家庭方面的严重困扰或遭遇强烈的生活应激事件。

  人格易感性。躯体化症状患者常具有内向、固执、焦虑、神经质、社会抑制等人格特征。研究显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三维人格问卷(TPQ)评价呈现出较高的伤害回避性和较低的新奇性寻求且对外部奖赏不敏感。高伤害回避患者易出现焦虑症状,而低新奇性寻求和低奖赏依赖使注意力难以从躯体痛苦和症状上转移至外部环境。具有上述情感障碍特质的患者易产生躯体化症状,通常难以区分感受和身体感觉,具有明显的外向性思维。

  认知特征。对躯体化症状的失调性认知,如灾难化解释倾向是判断躯体化症状的重要标记。灾难化解释倾向和对躯体感觉敏感使躯体化症状进展为躯体疾病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一项长时程前瞻性研究显示,灾难化解释倾向可以较好地预测躯体化症状和躯体形式障碍。

  注意偏向。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表现出对健康状况的过分焦虑,极端关注躯体化症状或躯体疾病,注意力常聚焦于多种常见而又模糊的躯体化症状,与注意偏向有关。

  对于躯体形式障碍,应采取综合性治疗

  心理治疗:该病属于常见的心理疾患,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治疗的基础。患者通过自己信任医师的诊查,排除可能的躯体疾病,使其确信其症状不会是严重躯体疾病的表现,尤其是经常去看医生并不断接受医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患者有可能很快缓解,甚至使症状消失。如果症状不能有效缓解,建议患者去业的精神心理科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对症药物治疗:对伴有明显焦虑、抑郁病症状者,可给予适当的抗焦虑剂、抗抑郁剂治疗;针对某些躯体疾病,可给予相应的内科药物治疗。户外活动:适当合理的户外运动可以改善心理状态,使人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运动形式是多样的,如瑜伽、爬山、快走、骑车等,运动要动静结合、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养成稳定、规律的活动习惯,能够增强体质,从而减少对疾病的疑虑和担心。

  家庭社会支持: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就要互相交往、互相依赖。可以参加各种兴趣班、老年大学等,结识新朋友,家人也要多给患者信心和关心,使其保持愉快的心情和有被重视的感觉,这对缓解病情有很大帮助。

  总之,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既要适当重视,不能讳疾忌医,有什么不适要及时去医院治疗,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但也不要杯弓蛇影,随意猜疑,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沉重的负担。学会识别病魔“声东击西”的小把戏,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多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与亲友保持良好的互动,从而远离疾病,拥抱美好生活。

上一篇:倾听你内心深处的 “火警钟”
下一篇:他为何成为医院的“常客”?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