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80720_830618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心理与健康》

《心理与健康》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帮你了解心理知识,浏览心理世界,拨开心理迷雾,树立心理淤积,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

文章数
分享到:

勇敢的疤痕

2018-07-20 22:47:00

  六岁的儿子赞赞闯了祸,在小区玩的时候不小心划伤了一个小女孩的脸,流了血,还缝了两针。小女孩叫婷婷,四岁半,刚受伤时,孩子哭得很厉害,伤口处理完也很快恢复了心情,有说有笑。接下来的几天,每天去医院换一次药。

  整个过程,特别感恩孩子父母的理解,没有说任何一句指责儿子和我的话,同为母亲,我深刻理解孩子受伤有多心疼,尽心尽力把事情做到最好。直到第二天换药,一个护士在给孩子换药时说,别动了,你想不想长大是美女了,留了疤多丑啊。婷婷妈妈问,一定会留疤吗?护士毫不犹疑地说,肯定会啊,哪有伤口不留疤的啊。那一刻,我意识到这场意外中一个被忽略的问题。

  我不想指责这个护士没有照顾孩子的心理感受,因为我知道“女孩留了疤就很丑”这种想法不只是她一个人的想法。当我的同事知道我儿子划伤一个女孩的脸时,他立即说:“女孩伤了脸是大事啊,这个小疤要是男孩就无所谓了。”我相信,一个四岁孩子脸上的疤痕一定会随着长大越来越淡,同时我也担心,伤口愈合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事无意间让这个疤痕“加深”。

  对于四岁半的婷婷,我并不能确定护士说的“女孩留疤就丑了”这句话对她的影响有多大,可是我确定如果“疤痕的故事”只有“美与丑”的版本,如果“漂亮对女生比对男生更重要”这种传统性别观念被内化成了人生态度,对一个女生的成长是不利的。

  这个隐藏在“疤痕”下的性别观念需要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如同种下一颗种子,让这个疤痕故事更丰富。

  勇敢的疤痕

  婷婷换完药,因为害怕哭了两声,回来的路上,我对她说:“婷婷,你真是勇敢,很多人都说女孩爱哭,可是在阿姨看来,女孩也可以很勇敢。”

  我回到家后,将这个“婷婷很勇敢”的故事讲给了赞赞听。等到拆线时,我带着赞赞跟着婷婷一起去医院,孩子之间有这样的对话:赞赞说:你哭吗?

  婷婷说:不哭。

  赞赞说:我打针也不哭,上次我打针就是“哼”了一下,我厉害吧。婷婷看着赞赞“哼”的表情,

  笑了,说,我也厉害。

  一个故事蕴涵着一个人的生活,故事讲到哪里,人就会去到哪里。我们不是无视这个“疤痕”的痛,只是努力不让这个“疤痕”单一死板。

  成长的代价

  赞赞在婷婷受伤时吓得大哭,非常庆幸有点吓呆的我保留了一丝警觉,孩子有错,但是无心,在伤害事件面前,他也需要得到保护。我没有指责孩子,而是告诉他小妹妹受伤了,咱们一起带小妹妹去诊所处理一下伤口。

  叙事疗法创始人迈克尔·怀特说,故事为我们提供了诠释经验的架构,而诠释让我们成功地积极参与故事之中。假如我把儿子制造的“意外”解释为“麻烦”、“损失”,也许我会非常生气和烦恼,假如我把这个意外解释为“成长的代价”,我的生气和烦恼就少了很多。接下来,代价会很容易明确,而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成长是什么”。

  我把小妹妹治疗的过程讲给他听,并告诉他:“因为你的不小心让妹妹受伤了,爸爸妈妈带着小妹妹去医院治疗,你也要承担自己的责任。”通过和儿子商量,我们选择了送婷婷一盒糖,表示歉意和关心。

  在陪婷婷拆线的路上,赞赞拿着糖,有点害羞,“扭扭捏捏”地把糖放在婷婷身边。婷婷妈妈问他,你怎么没上幼儿园啊?赞赞似懂非懂地说,我要做一个责任的人(孩子把“负责任”说成了“责任”),这也许就是我期待的成长吧。

  兼性气质

  心理学里有一对词叫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著名的人格测验MPI中,专门测量一个人拥有的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如果一个男性拥有较多的女性气质或者一个女性拥有较多的男性气质,曾经都被认为是不正常的或者病态的。当这个社会越来越多元和包容的时候,这种传统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却依然弥散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比如曾经一度流行的拯救男孩说,认为现在男孩不够阳刚,太阴柔了。比如把有力气的坚强的女孩称为女汉子,把温柔的体贴人的男孩称为蛇精男,而蛇精作为一个符号的形象都是女性。性学家方刚倡导这个社会要培养一个人的兼性气质,美丽、温柔如同勇敢力量都可以集中到一个女孩或一个男孩身上。

  当很多人都认为或者最直接的反应是,划伤脸的如果是男孩影响就小一点,如果是女孩就会很大,这样的反应就是基于“女孩要看脸男孩要看能力”的性别偏见。最可怕的是,我们大部分人觉得就是事实,因为生活中的案例比比皆是,包括我自己,也有这样的念头。只是我更好奇,在意外伤害已经造成的情况下,孩子能不能得到更恰当的对待。

  如果意外受伤的是一个男孩,他的伤疤故事会是一个和“漂亮”相关的故事吗?还是一个自然而然或被迫的由“勇敢”取代了的故事?脑补一个画面,如果一个男孩在换药的时候哭,护士会说,一个小伙子哭什么啊,勇敢点!这样做就恰当吗?

  在危机或创伤事件处理中,个体的差异远比性别的差异更值得重视。有一点更远的反思,每一个人都需要挑战任何一种社会刻板印象,即使那个看起来好像和你无关,但是你都可能成为那种刻板印象的守护者。正如辩论节目《奇葩说》中视觉障碍人士蔡聪的发问,当所有人提到盲人就会联想到按摩、洗脚时,我可不可以尝试换一种活法?我们没有视觉障碍,但是我们的脑海里建构了那群人按摩洗脚的画面。

  记得一个当红的女演员,她长得很漂亮,来自农村,在一次访谈节目中,她说,非常感谢父母没有把我生得像农村来的。我非常喜欢她,也算是老乡,所以我确定她这样说没有抹黑或者轻视谁。只是我多想了一下,为什么农村人的形象和美无关?是谁在影响我们脑海里的画面?

  叙事疗法认为,一个单薄的故事里包含一些偏见,每个人自我的故事最重视对文化中某个或某些叙事主题的模仿和认同。同样一个疤痕,一个男孩需要扮演一个勇敢的斗士,表现出一点都不害怕的阳刚;一个女孩却需要扮演一个受伤的公主,要尽力保住美丽的容貌。我们也许无法改变一个社会偏见,只是作为一个个体,可以给自己更多机会去反抗和讲述不同的故事。也许婷婷那个伤口愈合后不会留疤,也许婷婷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也许婷婷会觉得这个疤痕故事的主题是学会原谅,也许……

本文来自《心理与健康》

上一篇:微凉
下一篇:性健康教育,父母该怎么跟孩子说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