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90819_922047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心理与健康》

《心理与健康》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帮你了解心理知识,浏览心理世界,拨开心理迷雾,树立心理淤积,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

文章数
分享到:

强烈的负性情绪,“心理反刍”惹的祸?

2019-08-19 23:11:00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思可能代表着人类最核心的思想形式。对过去、未来和自我意识进行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在精神上不断调整自己,从而接近期望的目标。然而这种能力却与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息息相关。

  何谓“心理反刍”

  当个体经历了负性生活事件或者压力事件,自发性地反复思索当时的情绪、引发情绪的原因、事件后果以及意义等,而不是进行积极的问题解决时,就陷入了不良的反思过程—心理反刍。顾名思义,就像动物在进食后会将食物反复咀嚼一样,人的心理反刍就是将自身消极情绪及相应事件进行反复“咀嚼”,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纠结病”。这种思维方式往往导致个体沉溺于悲伤不能自拔,继而产生消极的认知与评价。比如“自己当时怎么那么笨啊,真没用!”不仅如此,反刍思维也加重并延长了负性情绪的程度及持续时间。就像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帮助他们调节情绪可以让其状态好转,可这种不良的反刍思维才是重要的病症根源,情绪或许可以逐渐恢复平稳,但反刍思维如果没有改变,就往往导致病情加剧或反复发作。

  近日,一项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表明,负性生活事件不仅可以直接引发状态性焦虑,也可以通过反刍思维来间接加剧个体焦虑。总是强迫自己反刍糟糕的感觉及缘由,就容易使得我们深陷焦虑的泥潭而无法自拔。尽管反刍是个“磨人的小妖精”,但我们也并非束手无策。该研究同时也发现,负性生活事件与状态性焦虑的关系不仅受到反刍思维的影响,还受到自我肯定的调节。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肯定自我的价值所在,能够降低自我认知失调带来的不适感,而不是仅仅固着于自己的痛苦感受,思考为什么自己会如此痛苦。

  与人倾诉,会陷入“心理反刍”的怪圈?

  以往研究都强调进行人际互动,如与好友倾诉有利于纾解我们压抑的痛苦。

  但是事实上在倾诉过程中,如果双方都沉溺于纠结问题本身、深陷负性情绪,而不尝试做任何解决问题的行动,这种“倾诉”就变成了“共同反刍”,即发生在二人关系中的不良社会支持过程。研究者们发现,一方面,共同反刍通过过度讨论问题增加个体的反刍行为,加深了对自身遭遇或负性情绪的关注,进而导致抑郁、焦虑等内化问题。而另一方面,负性情绪也会相互传染。例如明明本着“安慰”的好意,聊到最后似乎却变成了“比惨”。

  此外,共同反刍也受到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共同反刍,如与闺蜜互诉心事;

  ◎青春期是同伴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也使得青少年的共同反刍增多,而成年后社交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的提升又会使得共同反刍有所下降。

  共同“心理反刍”百害而无一利?

  正如纪伯伦所说:“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研究中也提到,共同反刍尽管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但是个体可以从中体验到社会支持,感受到被理解,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双方关系的连接一旦更加紧密,反过来可能会削弱由共同反刍带来的消极影响。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共同反刍的作用并不是非此即彼的。未来的研究也将更加关注共同反刍与内化问题、关系紧密程度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以期更好地揭示共同反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反刍,反刍,别找我麻烦其实,现在社会对“快乐”的无限推崇,也使得人们对于消极情绪唯恐避之不及,无法接受自己低迷的状态。但事实上,我们很难控制负性事件的出现,承认、接纳自己的消极情绪,才能让思维集中于“如何去解决”,而不是“为什么会这样”。

本文来自《心理与健康》

上一篇:心理急救,向身边的人伸出援手
下一篇:预防强迫,从娃娃抓起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