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90818_921794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心理与健康》

《心理与健康》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帮你了解心理知识,浏览心理世界,拨开心理迷雾,树立心理淤积,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

文章数
分享到:

预防强迫,从娃娃抓起

2019-08-18 22:07:00

  强迫主要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强迫性怀疑(对已完成的事放心不下)、强迫性穷思竭虑(对一些无意义的问题无休止地思考)、强迫性回忆(对过去反复回忆)、强迫性联想(接触到某一事物就联想到不愉快、不祥的情景)、强迫性冲动(产生违背内心意愿的冲动)、强迫性情绪(对事情感到担忧或恐惧且不能克制)。强迫行为有两种形式:为消除强迫观念所带来的焦虑、恐惧而产生的行为(不断洗手、检查等)和为达到完美而产生的行为(摆放位置、做事程序等)。

  强迫症,近几年来是一个热门话题,人们经常对自己的某一个行为,自我认定为“我这是有强迫症”。但强迫症到底是怎么来的,和什么东西有关联,都有哪些特征,是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探索的东西。近期的两篇文章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了儿童期特征与强迫症之间的关系,就让我们来看看最新的科学研究又发现了什么。

  来自西班牙的8位科学家团队在2018年1月期的美国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会杂志中刊登了名为“健康儿童的亚临床强迫症症状与大脑结构的相关性”研究。他们发现,在儿童中经常能够观察到一些亚临床强迫症状,而这些症状也可作为未来诊断强迫症的推断依据。因此,在儿童初期确定神经生物学特征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对强迫症进行早期识别。科学家团队寻找到了255名健康儿童,对他们进行儿童版强迫症量表筛查并进行脑结构核磁共振检查,并记录强迫症症状相关分数与脑区域灰色、白色物质体积的关系。结果表明:排序症状与脑区域灰色物质的多少呈负相关。囤积症状、强迫症状、怀疑检查与脑区域灰色、白色物质的多少呈正相关。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亚临床强迫症状与脑内特殊区域内物质的体积大小相关,可用此结论的相关理论作为提前判断潜在强迫风险的神经信号。有了西班牙科学家的努力,也许我们在早期识别和判断强迫症状时有了一些理论和时间依据,早发现、早干预而降低未来疾病严重爆发的风险。

  在2017年12月期的精神病学研究杂志中,来自土耳其的两位科学家探讨了“儿童期创伤和强迫症的自杀概率之间的关系”。该研究中涵盖了67名强迫症患者,根据患者参与不同量表后的数据,科学家们发现在儿童期创伤量表中分数高的患者,在攻击性强迫(无法控制重复对别人的攻击)、性强迫(无法控制的在性行为、性冲动上的重复)、宗教强迫(在宗教信仰方面无法控制的重复)中能够观察到明显的高分数;而儿童期创伤与高自杀概率也观察到了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期创伤与强迫症状有相关性,并且有儿童期创伤的强迫症患者中,同时观察到了高自杀概率、焦虑和抑郁情况。

  通过两项不同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儿童时期创伤与强迫症状的关系,也发现了一些强迫症与大脑结构的相关性数据。我们可以将这些数据研究作为未来早期诊断强迫症和预防强迫症患者自杀风险的依据。

本文来自《心理与健康》

上一篇:强烈的负性情绪,“心理反刍”惹的祸?
下一篇:拥有一颗进取的心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